第68部分(第2/4 页)
是1988年,不是1998年,想要在国内找到这么多的优良猪种实在是太难了。
他盘算了一下,和周所长问道:“价格上有多大的差别?”
周所长道:“如果是动用咱们的外汇指标,实际差别倒不是特别大,关键是中间的运费,这些费用加在一起差不多得比在国内高出两三倍。”
杨少宗唏嘘一声,道:“适当买个几千头是有可能的,真正要买几万头是绝对不行的,咱们的资金谈不上紧张,但也没有那么宽松。这样,周所长您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能在今年完成七万头的存栏量,您的责任就完成了”
听杨少宗这么一说,周所长索性一拍桌,道:“小杨啊,咱们什么也不说了,我明天就亲自去各省畜牧研究所活动,一家一家的求,只要每家能求到六千头猪源,咱们就能完成今天十万头的任务”
杨少宗也只是一声无息的笑着。
在这个创业阶段,想要做出真正的成绩总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养猪场的猪源问题,他想了想,和周所长道:“适当放宽一些条件,如果有苏联大白猪的合适猪源也可以引入,我们先把量做上去,然后再一步步的淘汰嘛”
周所长点着头道:“这也是可行的,那就要容易一些了。”
杨少宗道:“周所长,那就只能要辛苦您了,如果您能帮我们旗山人办成这么大的一件事,我们会记着您一辈子的。”
周所长则道:“小杨,你先别这么说,我老周和你说个实在话,你要建十万头存栏量……甚至是三十万头存栏量养猪场,这在咱们国家可是头一遭的大事,确实是不容易,我也真心想帮助。其实从其他各省买猪源不难,关键是要给那些研究所、畜牧中心和下属国营猪种场一些好处费,让他们尽量从计划外放一放,咱们的价格再稍微高一点。”
杨少宗在心里琢磨着,过了片刻才道:“行,您就和孙副主任一道跑吧,费用高一点,咱们就认了。这么拖下去,猪源价格是一天一涨,那也不是个事啊”
周所长一拍桌道:“行,小杨,有你这个话就行了,我明天就喊上你们孙副主任从徽省跑起来,一家家的跑,特别是豫蜀鲁冀这些养猪大省,他们各家研究所的下属国营猪种场、良种场是很多的,每家几百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一个省就能调出来十万头,关键就是猪源种系太复杂。现在只能说,咱们原来的目标定的也高了,暂时还是要先从苏联大白猪系的各个改良系做起,逐步过渡到大约克系和波中系。”
杨少宗继续点头,又道:“那好,周所长,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回管委会一趟,还有一些急事要处理”
听着这话,周所长就站起身送杨少宗离开。
从养猪场离开,杨少宗只能是开车返回旗山管委会,原先预定再去饲料厂确定新配方的工作都得拖到晚上再处理。
他刚一下车,党委办公室的徐建亮主任正好骑着自行车要出去,一见到就急忙刹车拉住他,笑道:“你回来的可真够快的。”
杨少宗指了指社长办公室,和徐建亮问道:“怎么样,人还在办公室里面?”
“可不是吗?”
徐建亮摇着头苦笑,道:“小杨,这位新社长的水平怎么样,我还真不知道,可我有把握的说,这人和董新民那种人也差不多。这不是刚来吗,已经指挥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去供销社给他买几套新被褥,办公室还要几盆大株的观赏植物,他还和我谈了个事,说咱们管委会是不是该装修一下,很多地方都太破旧了,不像样子”
“嗨……”
杨少宗也是一声苦笑,道:“领导不都这样嘛,那行,我先上去和他汇报一下工作成绩,你先去忙”
“嗯”
徐建亮答应一声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管委会大院,而杨少宗则快步赶往社长办公室,可他心里不免也有些嘀咕,原先就是萧薇在的时候,那也没有这么多要求。
当然,萧薇刚来时的旗山还是一如过去那么穷,现在毕竟是有点闲钱了嘛
吕社长的办公室门也没有关上,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的摆放着东西,左摆右摆都觉得不顺心。
杨少宗轻轻一敲门。
吕海丰回过头一看,不禁的笑道:“哎呀,小杨啊,你来的正好,我这正要有事要和你商量呢”
说着这话,吕海丰就特别热情的邀请杨少宗在办公室里坐下来。
不是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而是坐在吕海丰的办公桌前,吕海丰自己则坐在办公桌后面。
这套办公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