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肉联厂等等项目,季昌玉不是白痴,他只要看一看董新民的任命和规划,他就知道董新民和旗河镇纯属放炮,根本不可能像杨少宗那样实打实的一步步办起来。
能力差距太大
这是季昌玉对董新民和杨少宗之间的对比结论,但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谈过这个问题,这个答案只存在于他心里。
如果他有一百万贷款可以发放,他可以不问缘由,不问去向的直接给杨少宗使用,如果董新民来要贷款,他一分钱都不会给。
没有意义,给出去就等打水漂了。
这也是他的一个更为形象的结论。
实际上,季昌玉很佩服杨少宗,他是搞经济工作的高手,省委韩书记那一份直接送到中央的对吴州工业园的规划书就出自他手,吴州工业园也是他奠定的基础工作。
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佩服杨少宗,因为他看过旗山的经济帐目,他必须得说……杨少宗真是把每一分钱都恰到好处的用在刀刃上,所以才能在现有的这些财政支持上玩出如此多的大计划,每一个计划在人力、资金投入的安排上都恰好错节开。
虽然旗山在这半年里的开支一直非常大,平均每个月的支出都是很平稳的,能够保证资金流的稳步流动。
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本事。
季昌玉可以确信,只要杨少宗在旗山继续干下去,五六年后的旗山会变的非常繁荣,而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从中分一杯羹,就在左良喜和郭右宾相互角斗的时候,他来分一杯羹。
很多年后,人们只要谈到旗山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杨少宗,而不是他,可那并不重要,因为在省委领导的心中,这一切的幕后都是他的功劳。
省委领导或许看不清杨少宗的真实能力和异于常人的天赋,但一定能看到季昌玉的贡献,因为季昌玉的贡献是非常简单直接的,可以明明白白的写在纸上。
杨少宗的作用当然更大,可和季昌玉不同,他的很多功劳即使写在纸上,大多数的领导也未必能看明白,也许看完之后是哦一声,说一声“年轻人很不错”
这一点,彭耀南、郭右宾、左良喜……都不懂,但季昌玉懂。
第九十章 新社长也不是个省油灯
第九十章新社长也不是个省油灯
当杨少宗将车开进管委会大院的时候,吕海丰绝对有一种开错地方的感觉,他的心也从那个人生美梦的巅峰跌落到现实。
现实如此骨感啊。
好一个残酷
现实是……旗山管委会还真不是一般的穷,不仅整个管委会的机关楼很破旧,还是70年代留下的破筒子楼,管委会里面的车也很破旧,就那么两辆军绿色的BJ212吉普车。
常见的面的、夏利、普桑、昌河……一辆也没有,感情在萧社长同志来到旗山之前,旗山就是这么个破局面啊?
吕海丰惊讶错愕的几乎有点说不出话来。
公社穷归穷,不至于连管委会都这么穷吧?何况旗山公社不是说已经开始变富了吗?要养几十万头猪吗?不是说省委领导都经常来吗?怎么一点看不出来?
吕海丰指了指机关楼,忍不住的和杨少宗问道:“管委会就在这里……那前面经过那大片新公寓楼是什么单位?”
杨少宗笑道:“这里当然是咱们管委会的大院,那边是专家楼,专门提供给返外聘的专家居住。高级职称在咱们这边住一室一厅的小套,特级职称是两室一厅的大套。”
吕海丰颇是失望的哦了一声,他原先还有点美好的期盼都化为了乌有,就在杨少宗回答之前,他至少觉得那几栋新楼是管委会即将搬过去的新政府机关楼。
吕海丰终究还是有点按耐不住,继续问道:“那咱们管委会有没有新建办公楼的计划啊,都说咱们旗山是日新月异,可就一直在这种地方办公……实在是拿不出手,以后有领导下来视察,第一映象也很差啊”
杨少宗笑道:“暂时还没有这个计划,如果吕社长有这方面的考虑,可以在党委会议上提出来,让大家都一起来考虑”
“对,这个事情是要提出来啊”
吕海丰点着头,颇是在意这些事。
在管委会机关楼前,随着杨少宗这辆切诺基一回来,宋长明、秦大驰等人就匆匆的从办公室里都走了出来,到楼底下迎接新上任的吕海丰。
相互见面介绍之后,时间正好差不多要到中午,这就一起去管委会的食堂吃饭。
旗山现在很多条件是没有上来,食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