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着,你要多多留心关照点。”
杨少宗这才道:“鸿远的陆总来找我们谈事情的时候,我当时也在旁边陪同着,社长请放心,我会有始有终的一直跟下去。”
宋长明想了想,继续问道:“那你觉得这个事有风险吗,小杨,你也别避重就轻,方舟都和我说了,鸿远那边是要做国库券的收购买卖。”
杨少宗则道:“风险总还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在这种时候必须拼一拼!两权相害取其轻,究竟是要继续贫穷下去,还是要冒一点风险,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难选择的!”
宋长明微微颔首,道:“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富旗公司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如果是公社和鸿远公司各占一半的股金,那我也能接受,公社其他领导应该也没有话说,可私人都能入股,那不就是个体户吗?要说是个体户,那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咱们是公社,公社搞个体户,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杨少宗笑了一声,道:“国家都允许,咱们公社为什么不能允许?社长,我倒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也是一个新的开始。长远来看,我们肯定要允许个人搞经营活动,土地归集体经营,社员们可以在社办企业当工人,也可以搞养殖,更可以搞个体户。公社内部肯定会有一些争论,我的建议是出去搞个体经营的社员可以暂时单独列一个档案管理,不在公社内部分红,也不参与公社的集体劳动,但是,我们社员可以在这些个体户,或者是外面的个体公司入股份,这就和自留地,自家养猪是一个道理!”
宋长明这才全部同意,他得承认杨少宗几乎将所有问题都考虑的非常清楚,一切的问题到了他这里就仿佛不再是问题,举重若轻,前前后后都考虑的很明白。
宋长明终于长谈了一口气,道:“那行,咱们就这么决定了,过些天召开一个党委会集体讨论一下,有些事还是要公开讨论的。”
第五十一章 个体经济之争
富旗公司具体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这实际上是不能说的,只能做的,但要想让富旗公司正常的在公社注册成立,这后面就涉及到了很多政治上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在公社管委会内部讨论。
宋长明这天晚上首先还是去找徐保山在家里喝酒,顺道就将这个事情谈了一遍,徐保山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表态同意,但也没有反对。
过了两天,宋长明和徐保山就在会议室召开了一个管委会党委扩大会议,除了党委成员,其余各个机关的科长、主任、队长也都参加,包括各个大队的书记。
杨少宗提前五分钟就开车从旗山煤矿厂赶了过来,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宋方舟,这两天,随着宋方舟可能离开旗山煤矿厂,杨少宗也在想办法寻找新的人来主管旗山煤矿厂,而他挑中的人并不是旗山人,也不是郭老队长,而是汪友涵。
汪友涵是一个搞地质勘探技术工作的老专家,并不精通煤矿厂的生产管理工作,在这一点,他是不如郭老队长和老工段长魏国光的,但在和汪友涵相处的过程中,杨少宗却总能从他身上找到一些很值得赞扬的闪光点。
到了会议室的时候,杨少宗就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到了,反而是党委的那几个人还没有到,大家正在会议室里互相散着烟闲谈。
反正徐保山、宋长明和魏大中都没有到,杨少宗就先过去和赵敬山、赵敬民闲谈了几句,赵敬民是赵大军的父亲,彼此还是很熟悉的。
谈了一会,杨少宗才去唐孚身边坐下来,这里就是他在开这种会议时的位置,也可以说是潜规则,每个人具体的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他一坐下来,唐孚就很急切的和他笑道:“小杨,你最近真是很忙啊,煤矿厂和肉联厂的事情都得靠你撑着呢!”
杨少宗很平淡的笑一声,道:“还好!唐主任,我正好要和你说一个事,咱们在月底之前就将经济办该负责的一些工作正式转交吧!”
唐孚稍稍有点尴尬的笑道:“行啊……!”
顿了顿,他又笑道:“其实你那边确实挺忙的,如果你们办公室的副主任沈一民早点到公社机关上班报道,他帮你处理那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你继续忙着咱们公社的几件大事,那就最好不过了。”
杨少宗有点奇怪的笑着,但也没有表露出任何态度。
杨少宗知道唐孚就是拿捏着这个事情又在想办法和他做一个交换,想换取他在换届时期的一些支持。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办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唐孚的这些选择在杨少宗看来就很小家子气。
杨少宗也不是很在乎,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