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我们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哪一种线路,旗山的情况决定了我们旗山想要搞共同富裕,光靠种地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搞养殖,搞果林经济,搞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
最后,他又补充道:“关于正常化管理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先对公社管委会的部门进行对应改革,进一步和县政府各职权部门接轨,其他包括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都可以逐步改革,因为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得先让旗山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听完杨少宗略显激昂的争论,彭耀南倒是很高兴的笑道:“小杨,你这个提议是很高明的,旗山地区确实有着很多的先天不足,想要搞活经济,搞好经济,重点发展养殖业、林业和轻工业是非常重要的想法,也是旗山地区必然的出路。”
杨少宗谦虚而诚然的说道:“书记,我有些太激动了。”
“唉……!”
彭耀南并不是很介意的说道:“我倒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你这样的**和气魄!我记得你以前给我做学生工作汇报的时候还显得很紧张,现在很不错嘛,已经有大将之风了。”
他稍作停顿,略加沉思才续道:“小杨,你提出的这份责任工分制还是很不错的,完全可以在旗山公社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对于你提出的旗山经济未来发展道路的建议,我认为也是很正确的。对于你放弃国家分配机会主动要求参加穷困山区建设工作,我原则上更是很支持和赞赏的。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求分配到好单位,分配到大城市,为了工作分配的问题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影响很坏,所以说,我们非常需要你这样一批新时代新典型的新青年党员,不仅愿意,而且是主动积极要求到穷困地区搞工作。但是……!”
忽然听到一个“但是”的杨少宗心里不由得一凛,暗道:您这怎么还能来一个“但是”啊?
彭耀南转个弯道:“具体的分配调整还是要服从国家和地方的安排,我不能光顾着旗山,也得考虑淮海机械厂。我相信你是我们青年党员非常优秀的一员,有着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和觉悟,有着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有胆量,有气魄,有知识,有思想,到哪里工作都能发光发热……总之,你的具体分配和安排要等我回市里再做考量,个人不要急,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杨少宗很失望,他的工作分配调动本来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简直就像是芝麻绿豆那么小,公社书记徐保山就能拍板拿下,居然拖到了地委书记彭耀南这里还得再商量。
他也不知道是彭耀南和徐保山的原则性、纪律性太强,还是彭耀南根本就不在乎他一个小小大专生,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去给他协调分配问题。
一直不作声的徐保山这时才和杨少宗道:“小杨,你的汇报工作做的很好,先回办公室找小唐,帮他准备一下中午的列席会议!”
杨少宗知道徐保山可能还想继续劝说,这就起身和彭耀南、徐保山告辞。
杨少宗走了。
彭耀南和徐保山却沉默了,两个人就这么继续坐在沙发上喝茶抽烟,谁也没有续说半句。
过了一会儿,彭耀南神色异常凝重的起身走到徐保山的办公桌前,又犹豫了片刻才提起电话拨了一圈号码。
电话接通后,彭耀南和对方问道:“喂,萧司令吗?我是彭耀南呐!”
第十四章 特批的选调生
这天中午的会议是彭耀南亲自主持,让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谈及责任工分制的问题,他继续谈他的政府机关改组,让旗山公社为撤社建乡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徐保山老政委的私人身份,彭耀南可以认同徐保山关于责任工分制改革的想法,但以彭耀南地委书记的公职身份,彭耀南就不适合轻易对这种刀锋浪口上的事情做出表态,毕竟他也快要退休了,犯不着拿自己的政治后路冒险。
如果不出意外,他至少还能再在淮海市人大主席的位置上坐几年,出了意外可就不好说了。
虽然没有表态,彭耀南的到来还是对旗山地区责任工分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他和徐保山之间的特殊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大家心知肚明,他在这个阶段忽然来旗山公社视察开会就是对徐保山最大的无声支持。
杨少宗的未来倒还是继续悬而未决,越来越多人知道他可能留在公社工作,就是负责办旗山肉联厂,但也可能继续分配到市里的淮海机械厂工作。
即便如此,杨少宗依然得负责旗山肉联厂后续的筹办工作,在宁州食品机械厂订购斩拌机、搅拌机、绞肉机、封口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