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上面一段,已经是文字游戏,有头有脸的巫祠界精英集合在了黄帝的周围,黄帝是天上,地下的唯一者。黄帝居后土,后土是什么?后土是坟墓。黄帝在坟墓里接受拜祭。
帝住在哪里?天上?天上被星历占据。皇帝从天上被赶下来。西天?西天是灵魂的所在。山上?山上是崇拜动物的地方。还是地下好,古人将他们的祖先送进地下,表达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山海经是一部“巫书”,巫祠的信徒(道教)将皇帝奉为祖先。因为皇,黄不分,于是,有了“黄老”这个名称。黄帝和老子实际上是皇帝和老子。道教尊黄老为远祖。话说到这个份上,黄帝就有了4重身份:玉神,天神,首领和宗教神。
炎黄
炎黄
关于黄帝的讨论,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炎黄的关系。在今天,我们称作炎黄子孙,但是在氏族时代,从公元前4千年以后,专业的巫祠普遍出现。专业的巫祠不再制作“始族起源”的史诗,而是宣讲“崇拜”。炎帝崇拜流传在黄淮平原,黄帝崇拜流传在渭河和豫西山地。
(崇拜是个历史范畴,相当于“社会的中心”。在今天,有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等。更早时期以(皇帝)政权为中心。而崇拜就是巫祠时期的社会中心。)
不晚于公元前3千5百年,古汉语扩大到黄河上下,对黄帝的崇拜普遍建立起来。炎帝的崇拜流传到了黄河地区,商周之际,发生了炎黄各半的争论,古中华史围绕了炎黄建立起来。对于炎黄,虽然是两个崇拜,却反映了氏族间的关系。
下面一段话记载在“国语”,这一段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一些炎黄在周以后的情况。
国语,晋语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崎也。异德之故也。
(过去的时候,有一个少典(氏族),又有一个有蟜(氏族)从两个氏族产生出来黄帝和炎帝。黄帝氏族在姬水发育出来,炎帝氏族在姜水发育出来。两个氏族分别的出了黄帝和炎帝两个著名的首领。黄帝的一支氏族叫做姬姓,炎帝的一支氏族叫做姜姓。黄帝与炎帝分属于不同的氏族(异德),免不了发生战争。这是因为二支氏族还没有统一起来,异德之故也。)
这一段晋语用今天的话说,可以叫做时事评论。晋语的评论包含了一整段的历史演变。
晋语的时代,西周已经结束了三百年,进入春秋的晚期。晋语时,“尊王攘夷”已经过去,三国分晋在即,晋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晋语就是对尊王攘夷这一段时期的评论。语中出现了姬和姜。姬和姜是两个姓。周以后开始有姓,周以前没有姓,只有氏族名。
这个时候,姬姓族已经衰微。在晋发生了异姓三分晋的变故,姬姓政权丧失。在鲁,实际上姬姓政权已经旁落他姓。姬姓的周只剩下来洛邑不大的一块地方。姬姓贵族行将就木,做了上面的“时事评论”。这个评论的要点是通过对历史的论证,证明了姬,姜二姓是一家人。所谓姬,姜是指姬姓周和姜姓齐。
说到少典,有蟜,是两个流传在周人中间的古老的神话的名字。蟜字的古义是毒虫。晋语将周人的神话附会成炎黄的起源,而且,将炎黄说成同源,由姬,姜二姓建设起来周天下。
“姬水成”,“姜水成”:晋语是依当时的常识。这使我们可以知道,古姓的产生依水命名是常用的方法。
“用师以相崎也”:是说,在炎黄的传说中,有过氏族斗争。史记记载,轩辕与炎帝“三战而夺其志”,可能规模不小,应该是轩辕与山东丘陵之间的(巫祠)斗争。
关于炎黄如上述。在历史上不是这样的认识,是将晋语当做历史资料。将神话和传说的故事说成炎黄共同打天下。流传于渭河的神话移植到山东,以致姜姓泛滥,发生在山东的神话都姓姜。寻找炎黄成为古中华史的热门话题。
长期以来,人们寻找黄帝,从陕西的西部找到山东,河北。史记也没有明确的说明,只是说涿鹿,阪泉。鹿和泉到处都有,属于这,那一类的泛指。延续下来的认识是:黄帝杀蚩尤在河北,蚩尤葬在山东,黄帝在陕西,陕西有黄帝陵。这是一个由东向西的顺序。古中华的社会中心从商代以后也是由东向西移。秦汉以后,以陕西为中心,宋以后,移向河南。古人将黄帝当做祖先,走到哪里,黄帝也就跟到哪里。
北魏时(公元后),出了一本地理书,叫做水经注,书作者对炎黄做了一番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