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页)
杨少宗是在提防自己,可这一次不同,看到更好的机会在展开,李嘉臣还是想来再试一试。
稍加思量,李嘉臣忽然决定单刀直入,和杨少宗道:“我和恒基几家想要拿下香港置地,他们是中环地王,拿下他们大概需要两百亿的资金!”
“哦?”
杨少宗显得有点惊讶,其实他不应该惊讶,因为郑裕彤前天就和他单独谈过这个事情,事情还是李嘉臣在挑头,想将香港置地这个英资公司也吞并下来,而香港置地背后的控股者是怡和,怡和实际的实力已经不强,只能采取交叉持股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资产不被强行收购。
李嘉臣联系了郑裕彤、李兆基和荣智健四个人,代表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新世界发展、恒基地产和中信富泰,香港四大财团联手收购香港置地。
这里面,郑裕彤的态度是最模拟两口的,因为杨少宗给郑裕彤的意见是暂时别动,可能性不大,郑裕彤大概是又将这个话和李嘉臣他们了,加上杨少宗自己又有可能在香港地产中有所发展,李嘉臣和李兆基单独商量后,觉得杨少宗很可能也盯上了香港置地。
所以,李嘉臣决定来试探一下情况。
如果中旗系有意,李嘉臣很乐意采用五大财团联手兼并的战术,同时拿下香港置地24%的股票,基本就能打破怡和系的联合交叉持股战术,成为香港置地的第一大股东。
李嘉臣确实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人,也很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一如以前做推销员那样的风格,他很好奇的和杨少宗问道:“怎么想?”
杨少宗想了想,道:“如果将香港置地和香港电讯放在我面前,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吃下香港电信。”
李嘉臣劝道:“香港电讯现在的利润率并不高,远不如香港置地,置地所拥有的地段都是香港最为繁华的中环地区,堪称是中环地主。拿下它,我们才能算是掌握着香港经济的命脉,港人才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杨少宗笑,道:“应该也没有那么严重,拿下香港置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要抓好时机。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个阶段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嘉臣倒是觉得杨少宗的分析总有可信之处,毕竟此时的杨少宗已经是内地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实战经验也够丰富了。
他想了片刻,问道:“那觉得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杨少宗稍加思量,道:“等,等一等,我们再看看。其实我现在更想拿下香港电讯!”
李嘉臣道:“拿下香港电信的机会倒不是完全没有,李嘉臣当即道:“有,英资的大东电报局准备离港,他们不看好97后的香港,目前想将英资持有的香港电讯出售,香港电讯是大东电报局香港业务和香港电话公司在88年合并而成,主要控股方都是英资,他们现在寻求转让手中约占总股60%的股权,我和中信富泰有意出手,只是价位有点过高。”
杨少宗想了想,问道:“大概要多少钱?”
李嘉臣沉默了片刻,道:“370亿港元左右,虽然电话电讯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可这个价位还是有点过高,超出我们事先的预估很多!”
杨少宗问道:“您那边预估出价是多少?”
李嘉臣道:“和记黄埔预计的估价只有270亿,最多是300亿。”
杨少宗嗯了一声,继续问道:“做过了资产评估吗?”
李嘉臣道:“永安会计事务所做了一次评估,估价也是在270亿港元左右,即便考虑电讯业的长期发展空间,最高也不宜超过300亿港元。对于我们提出的换股计划,大东那边也不愿意接受。”
杨少宗悄无声息的在心里琢磨了一段时间。
收购香港电讯绝对是一笔好生意,如果大东方面因为没有满意的报价继续保留下去,就这么保留四年,恰好是电讯产业最快的发展期,四年之后,它脱手的时候就能套现至少一百亿美金——这肯定要拜美国纳斯达克络科技股泡沫所赐
第一百七十八章 神州系的启航
英国大东电报局是香港的说法,在内地称之为英国大东电报公司,也是英国第二大的电信公司,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英国大东电报公司之所以要出售香港电讯,关键在于香港电讯业竞争太jī烈,价费越来越低,新进入的公司都采取更新式的设备和技术,加上雇员少,成本相对较低,勉强能够做到薄利,而香港电讯是绝对做不到的。
华润万众电话公司也算是老牌的企业,但它有央企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