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页)
”
顿了顿,他又道:“当然,我只是和您打个比喻,个中的那些个事啊,您比我更清楚。咱们也就不多说了,我这还有事情要做,您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啊,平时多和我先商量一下,我替您琢磨琢磨。在党委里面,多个人也好说话嘛”
此时的杨少宗将身段也放的很柔软,慢悠悠的拉拢着吕海丰,将他拉过来,以后就当是多了一个挡箭牌。
吕海丰此刻的心里更是复杂,他何尝不知道欺负他的主力军就是杨少宗这帮人,他不甘心,自己一个五十多岁的领导居然被一个二十岁的下级欺负了,还有嘴说不出苦来。
可他心里更明白杨少宗绝对是有能力毁掉他的,也有能力让他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坐着的,自己的人生操之于别人手中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吕海丰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而且是笑呵呵的吞下去,一脸陈恳的和杨少宗感叹道:“小杨,我是真的很佩服你这个年轻干部,也真的相信你,行,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吕海丰到底信不信服,杨少宗不知道,也不在乎,他只知道吕海丰这一次是真的栽了,根本没有翻身的手段。
听着吕海丰的感叹,杨少宗只是冷冷的有些怪异的笑着,笑的让吕海丰感到一种难以言语的寒意。
“那就先这样吧,吕社长,我这还有别的事情得去省里出公差,有什么事要吩咐我办的,您就先等我回来”
说完这话,杨少宗再次起身,这就笑吟吟的送吕海丰离开会议室,自己也回经济办收拾一下,招呼上程治中一起开车去宁州。
第九十四章 四千万,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九十四章四千万,得来全不费工夫
到了宁州之后,杨少宗先将程治中送回家,自己则又转个弯去宁州冷库厂的生活区找“庞厂长”庞桂华谈话,这已经是庞桂华待岗之后,杨少宗找他进行第四次谈话。
对于自己被勒令待岗的事情,庞桂华一直觉得很憋屈和不满,最初的两次谈话都是不欢而散,期间,庞桂华又找关系去其他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因为待遇方面的问题不欢而散,这才又放低姿态重新找杨少宗谈话。
庞桂华是宁州冷库厂的技术员出身,在谷局长当厂长的时候被提为车间主任,当时的表现确实是很不错的,厂里职工的反应也不错。
他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车间主任,比较体恤职工,心态和业务素质也不错,可等他做了厂长,宁州冷库厂的情况就渐走下坡路。
这里面有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庞桂华本身的问题,同样的情况下,宁州肉联厂相对冷库厂的管理水平、经济状况就明显要好很多。
杨少宗给庞桂华做的总结就是“缺乏领导者的魄力和心理素质,不敢管,怕出事,不敢带头抓工作,做为党员也缺乏对集体的责任心和觉悟”
这个总结有点上纲上线,庞桂华是死活不肯认帐,他就觉得宁州冷库厂之所以会大面积亏损和他没有大关系,他只能承担少部分的责任。
如果庞桂华今年55岁了,杨少宗根本不想浪费时间,直接给他办内退算了,可庞桂华毕竟才42岁,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宁州轻工业局的谷局长对庞桂华的印象一直还是很不错的,也希望旗山肉联厂尽量做通庞桂华的工作,让庞桂华继续为宁州的轻工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这已经是近期来的第四次谈话了。
杨少宗到庞桂华家里,他老婆今天正好轮修,刚从宁州厂区的饮料车间下来,急忙就要给杨少宗做午饭。经过这段时间的来往和交谈,庞桂华的态度也比以前好很多,姿态放的很低,热情的请杨少宗坐下来,夫妻两个都忙着招呼杨少宗。
杨少宗只是笑呵呵的客套两句,让他们不要忙,其实他中午也就打算在庞桂华家里吃一顿,顺便将庞桂华这件事做个了结。
庞桂华给杨少宗泡了杯热茶端过来,随即又敬上烟。
杨少宗接过烟却放在旁边,倒是端着茶杯想点心事的喝了两口,这才和庞桂华问道:“老庞,你的待岗时间快有四个月了吧?”
庞桂华琢磨了一下,感叹道:“是啊,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杨少宗点着头,道:“我觉得也差不多了,咱们今天就把事情谈的透彻点,如果你能转过这个弯,明天就去旗山二厂区从班组长重新做起,只要你的表现好,三个月后,我就将你重新提上去当车间主任。如果你转不过这个弯,我估摸以后就不来了,再拖下去也没有意义”
一听这话,庞桂华匆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