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我和老徐书记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已经和地委组织部和县委的郭县长谈过了,他们对此是非常赞同的。这个事情呢,我认为就不需要再在公社内部讨论了。”
旗山公社的此次换届本身也是从管委会向乡政府机构过渡的阶段,原有的很多科室都撤销了,新的机构大幅增加,基本的职能机构设置是纪检办、党委综合办公室、组织办、财政所、经济综合办公室、农林综合办公室、基础办、宣传办、计生办、卫生文教办、信访办、武装部、派出所,此外还有机耕队、畜牧站、建筑队、良种站、卫生院、文化站、供销社。
和淮西县其他各个乡的设置接轨后,这些公社干部的工资将不再计入公社的工分中,统一按地委的标准发放工资。
依靠强硬的背景和支持,虽然在大青湾事件中应该承担很大责任的魏大中还是成了代副书记,负责组织、后勤、信访等工作。
沈元华提为农林综合办公室的主任,工交科正式撤销,潘庆元调任基础办的主任,信访办暂时不设专职的办公室主任。
副社长的位置继续空缺,具体职务由党委综合办的主任唐孚临时代管,杨建林正式调任旗山肉联厂的厂长,汤恩国暂任供销社的站长。
暂时是稳定了,可是,更大的变化还在继续酝酿中,机关这些干部们的“上进心”并没有因为大青湾事件而停滞,大家仍然将目标紧紧锁在即将空置出来的社长和副社长的位置,甚至连魏大中的副书记位置也有人盯着。
魏大中心知肚明,以他在旗山的表现,想要通过换届的投票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他似乎也不在乎,只要上边有人,他又有了副科级的待遇,即便离开旗山还能有其他的位置。
当上了代副书记的他也不会安心工作,而是要更加积极的在县委中活动,争取调回县里,或者是去其他比较富裕的乡镇。
第四十二章 经济办的副主任
会议结束后,徐保山并没有急着回家,他让杨少宗留下来在自己的书记办公室里继续商量着新的问题。
在办公室里,徐保山一直都很沉默的连续抽了两根烟,他心里实在是有着太多的难过。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离他退休还有最后两个月,可他在公社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权力,就连任命杨少宗当经济办主任的事情也需要宋长明出来附和一番。
沉默了良久,他才和杨少宗道:“小杨啊,旗山的工作是越来越不好做啦,你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等你徐书记退休了,你要经常和宋社长多沟通,多协调,搞工作不要只顾成绩,也要注意和其他公社干部之间的关系。你以前是个办事员,办事讲究效率是很好的,以后是经济办的主任,管的事情多了,你要顾虑的东西也多啊!”
杨少宗还是那么平稳而沉静的点着头。
此时的他也在考虑经济办的工作人员,一般配置是两三个人,加上他不过四个,他打算是将在畜牧站做会计的赵琪调过来。
赵琪是赵瑛的姐姐,比他和瑛子大三岁,中专毕业后分配回旗山,一开始也是在供销社工作,前年调入畜牧站工作,工作经验能算是较丰富的。
赵琪去年刚结婚,丈夫就是畜牧站的技术员沈家林,这个人也能算是杨少宗的姐夫,后来辞职和赵琪一起搞青虾养殖,旗山的环境逐渐不达标后,他们夫妻就去了淮中市的鉴湖县。
他正在这么想着,徐保山就和他问道:“少宗,你现在是经济办的主任了,经济办的人事安排上面,你有什么想法?”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我想将畜牧站的会计赵琪调过来搞统计和出纳工作,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争取一个学经济或者是法律的大学生,再找一个比较有经验的,人脉比较好的本地的老办事员当副主任,搭一个比较合适的班底。”
徐保山挺赞同的点着头,道:“你这个想法还是非常好的,不过,别的都好说,你想找个大学生就蛮难了啊。我在会上刚谈过这个问题,咱们去年分了两个农林专业的大学生,一听说是要到咱们旗山就立刻翻脸了,根本不想来啊!”
杨少宗嗯了声,道:“我会想办法的。”
徐保山呵呵笑着,道:“小杨,你要是真能把这种事也办好了,书记可就真佩服你了。反正你是咱们公社的能人,还真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妥的,书记也算是看明白了。行,书记支持你。另外,旗山肉联厂这就要投产了吧,你最近有什么打算?”
杨少宗就和徐保山汇报道:“书记,我和杨站长前些日子还在商量呢,和日本大谷会社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