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晰的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他还和瑛子、大军、莉子一起抓鱼捕虾呢。
想着这些多么有趣的事啊。
哎呀呀。
杨少宗内心里的那些恨意和愤怒都慢慢消散了,想到自己又可以见到年轻时候的瑛子、大军、小莉……还有那些小时候一起成长的同学们、朋友们,心里就像是灌满了蜂蜜般的喜悦和甜蜜。
杨少宗想啊,想啊,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改变很多事。
他要劝瑛子不能满足现状,要让大军跟着自己一起干,要劝徐小莉早点创业,要劝潘时敏坚定自己的理想……!
哈。
真的可以做好多事呢!
想着这些,杨少宗就愈发的高兴起来。
渐渐的,他走到了琵琶湖的大堤上,回过头再看着这片美丽的旗山公社,看着那一汪汪清澈的池塘,一片片碧绿的稻田,看着那美丽的野桑林,看着一栋栋灰灰黄黄的土房子,青青红红的砖瓦房……。
看着天空的蓝,大地的绿,水里的清,看着那丘陵大坡子的红,平地里的黑黝黝……!
看着田埂里、池塘边、远处大鱼沟湾里那些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再熟悉不过的乡里人,想着一起偷过社会主义西瓜、拔过社会主义黄瓜、摘过社会主义水梨的同学们,想着照顾过他的叔叔伯伯、阿姨奶奶们。
他又想到了很多年后的旗山。
他发誓,再也不会让人破坏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果可以,他就要做一辈子的公社书记。
他就要在旗山公社的根基上建立一番恢弘的伟业,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羡慕,他要改革公社,保护旗山,让每个旗山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社会主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就是旗山!
他要勇敢的向前走,打倒淮西四大太子爷,掌握真正的权力,他早已不在乎有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这一生,他只在乎权力。
他忍不住的大声唱着一首歌。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啊,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伤痕……!
唱着这首歌,他不免有些感悟的想,这一首歌恰是在这一年里唱响了大江南北,是否在冥冥中有种神奇的力量在暗示着1987年的他。
总有一天,他会回来改变曾经令他痛悔的那所有的一切。
他将这首歌刻在心灵深处一直不停的回荡着,体悟着音乐里的那份心情,体会着自己心中对这片故土的热爱,爱到血液深处的那份炙热,那份不惜付出生命的决然。
琵琶湖畔湿润的仲夏之风的吹拂中,故乡的水滋润着他的肌体,吹散去那些爱恨的纠缠,将那些悔恨的痛苦,将那些不屈的意志隐藏在内心的深处。
他开始抬起头,看向那拥挤和热闹的湖滩工地,看着那些正在忙碌的人,那些总是不停浮现在回忆和梦里的熟悉到灵魂深处的人,他的身体里就翻滚着热辣辣的血液,手心里也开始变得湿润,热热的细汗不断的从身体的每个角落渗出来。
故乡的风和故乡泥土的芬芳……这一刻,杨少宗已经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了,用他的手,用他的眼睛,用他的身体,用他的心再一次触摸着,和故乡一同呼吸、感悟着。
他发誓再也不会离开这片大地,再也不会让自己后悔,不会让自己心痛欲绝。
第二章 团结才能战胜一切
旗山公社是一个北高南低的地区,北部是旗岭山脉,人烟罕至,只有一个大旗岭林场有几百户人家,中部是丘陵地段,分散着杨庄、宋岗、小杨岭三个村和一个渔业大队——潘庄,南部地区仅占总面积1/3,却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拥有六个自然村和大青湾、新滩两个渔业大队。
位于大青湾的大鱼沟湾是一个口小腹大的倒锲形地段,湖水低的时候就是一大片芦苇滩,像一条停歇在琵琶湖畔的大肚鱼,堤口一填,将大鱼沟湾里的水抽去就能留下近五千亩的良田。
虽然工程量浩大,为求温饱,旗山人不得不在公社老书记徐保山的带领下开展这场热火朝天的大建设。
(连肚子都填不饱,现在就逼着旗山人追求生态保护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几千名青壮年劳力像蚂蚁一般铺散在沟湾里,公社里仅有的两辆推土机也在沟湾远处的大土坡上推着填,旗山的青年们挑着一担担赤红色碎泥沙石沿着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