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1/4 页)
“这自然有原因。”
白石直言不讳道:“主要是三年前,举办祖师祭的,那是玉皇山的那位。”
“哦?”
叶川眉头一扬。
“那位赵师,他当年就是这样,亲自走访各位同行,逐一邀请他们参加盛会。所以三年前的祖师祭,场面热闹空前……”
白石和尚也不避讳,直接笑道:“有赵师专美于前,我们自然要加以效仿。”
“理解。”
叶川点头,佛道之争嘛,他懂。
尽管到了现代,佛道早就合流了,没有古代斗得那么狠,非要你死我活。但是一些面子上的事情,还是不能退让的。
“还有一事……”
冷不防,白石和尚上下打量叶川,目光有几分诡异。
“咋了?”
叶川愣了,左右打量自己,没毛病呀。
“没事,只是感慨而已。”
白石和尚由衷叹道:“对于叶师傅你的前途,我从来不怀疑。但是没有想到,你居然成长这么快……一转眼之间,就已经成为参天大树啦。”
“……自己人,别吹捧了。”
叶川顿时不好意思道:“运气好而已。”
“多少人,想要你的这个‘运气好’。”白石和尚意味深长道:“只不过他们穷尽一生,却没有这样的‘运气’。”
叶川耸肩,奇怪道:“大师,你除了解释祖师祭的事情以外,就是专程来夸我的吗?”
他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他的直觉是对的。这时白石和尚笑了,轻声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我就知道……”
叶川坦然道:“有事你说,我尽力。”
老关系了,白石和尚也不再绕圈子,立即说道:“祖师祭举行的地方,那是在余杭塘栖镇广济桥附近。”
“那里有个郭璞井,就是郭公当年路过塘栖,那一年恰逢天下大旱,塘栖一带的河流差不多都断流了,就是那条塘河中总算还有点水,但那河水几尽干涸已经浑浊不清,根本无法饮用了。”
“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四处寻找水源打井,可打来打去打不到丰富的水源。百姓们急得在长桥边烧起天香,求龙王保佑。”
白石和尚慢声道:“郭公看到这场景,自然是心生怜悯之情,然后亲自出马,经过一番勘定,就选定一块空地作为井址,并且自己出资请来人打了口水井。”
“宗师出马,自然是非同凡响。”
白石和尚笑道:“井一挖,立马出水了,而且直通地下的水脉,并且井水味醇略带甘味,水位甚至比旁边河水,还要高六尺光景。”
“依靠了这口井,塘栖的百姓度过了大旱之年。为了不忘郭璞的大恩大德,百姓们便将此井称作郭璞井,一直延续下来。”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塘栖,地方官员曾用郭璞井的井水来泡茶招待康熙,康熙饮后赞不绝口,边称是好井好水。”
白石和尚道:“所以祖师祭举动的地方,就在这井附近……”
之所以是附近,而不是井边。主要是这郭璞井,到了现代,已经成为了杭州文物保护单位,也算是景点之一。所以这种大型集会,肯定不方便在井边举行,要注意影响。
“那地方,确实是很合适举行祖师祭。”叶川点头,也比较认同。毕竟整个杭州,貌似也只有这么一个地方,与郭璞相关啦。
指不定,就是由于这口井的存在,当年几个大风水师,才决定举行所谓的祖师祭。要不然的话,可能要另立名目。
“只不过……”
适时,叶川又有些不解:“这场地已经决定了,我又答应参加了,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有的。”白石和尚连忙道:“你不知道,赵师当年承办祖师祭,他搞了个大卫星……”
说话之时,他一脸感叹的表情,可见他口的大卫星,肯定不同寻常。
“嗯?”
叶川愣了,迷惑不解:“什么大卫星?”
“就是会场的布置。
白石和尚终于挑明了:“他在会场之中,布置了一个八门金锁阵……”
“等下,你说什么?”
叶川直接打断了,吃了一惊,很是意外。白石和尚理解笑了,叹声道:“你没有听错,我说的确实是八门金锁阵,也就是传说之中诸葛武侯的独门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