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当真要吃饭的人,面前的酒菜不怎么动,却总是拿眼睛瞟他。他找个客栈住下,再偏僻的客栈也很快就会客满,住进来的都是些反常的邻居。秦辉生性比较多疑,对这样的事情自然特别的留心。他也想搞清楚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可又不愿暴露身份,因此在一个地方总是待不了两天就离开了。
这天,秦辉闲逛到汝宁城,来到一家小酒馆。他按照平常的习惯,挑了个角落的座位,随便要了些酒菜,独自一人喝着闷酒。这时刚刚过了午时,酒馆里除了他之外,只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吃着一碗白皮面,不知道是早饭还是午饭。
秦辉坐在位子上,一边喝酒,一边拿余光瞟着门外。吃面的男人几口就将半碗面扒拉进嘴里,招呼掌柜结了帐,起身走了。店里只剩了秦辉一个人,掌柜的无所事事坐在柜台后面清点账目。
没过多一会儿,三三两两的陆续来了几个人,分别占了几张桌子,好像很平常似的要了酒菜。秦辉只用余光看了一下那些人的架势,便知道跟刚才那个吃面的人不同,他们都是练家子,有人身后还鼓鼓囊囊的,大概是背的兵器。
秦辉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反而觉得无聊起来,烦躁的端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起身要走。酒馆非常小,桌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很近。秦辉走过一张桌子的时候,不经意间衣袖拂到了桌上的酒壶,就在酒壶倒下的一瞬间,秦辉闪电般的伸出手,把酒壶扶住了。桌旁坐着一个人,仿佛没看见这一切,又好像对秦辉的身手司空见惯似的,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秦辉也没有多言,继续出门去了。
秦辉刚一出门,刚才喝酒那人立刻便站了起来,跟他同时起身的,还有不远处另一桌同坐的两个人。三人眼神略一交汇,心领神会也都出门去了。秦辉知道必定有人会跟着自己出来,故而没有像往常那样施展轻功迅离去,而是悠然自得的走着,边走还边东张西望,好像在欣赏路边的风景。
那三个人生怕让秦辉跑掉,几乎是冲出酒馆的门。刚一出门,却看到秦辉慢悠悠的走着,他们也吃了一惊。单坐一桌的那人在路口转了个弯,往城里去了。另外两人还在热络的谈着话,仿佛不经意的跟在秦辉身后不远处。
此时虽已到了初秋,但依然骄阳似火,好像要把路边的一草一木都烤焦了似的,路上除了秦辉和这两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行人。秦辉见他们如此明目张胆,心里不爽,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他走着走着,毫无征兆的猛一转身,向来路走去。那俩人正盯着秦辉的一举一动,见他突然转回头来,直冲自己而来,以为秦辉要对二人难,吓得掉头就跑,没命似的钻进了旁边一条胡同。
秦辉也没想到这俩人这么不禁吓,反倒暗笑自己居然还有心情跟这些毛贼一般见识。虽然还是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跟着自己,但有了这么一个小插曲,秦辉的心情反倒好了许多。
………【第一十二章 原委 第六节】………
秦辉在汝宁城里逛了一天,自然还是毫无所获。()天色渐渐暗了,他来到城郊一个冷清的小客栈,要了个房间。店小二看这老头儿打扮的怪里怪气,身上还带着兵器,不敢得罪,赶紧给他安排了一间上好的房间。秦辉进了房间,心情顿时一喜,房间正位于一片树林后面,茂密的树林阻挡了白天毒辣的阳光,使得房间里充满着清爽的空气。这时已经入夜,月亮渐渐升起,皎洁的月光照在树叶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芒,忽闪忽闪,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秦辉心里高兴,对小二道:“这院子好,我就住这儿了,这里是三天的房钱,不许安排其他人住,多出来的,就当给你的赏钱。”
小二见客人出手阔绰,忙巴结道:“客官果真好眼光,这是小店最好的房了。”
秦辉问道:“你这汝宁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去处?”
这店小二颇为机灵,一看秦辉的表情,知道他想去“玩”的必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山水胜景,便道:“我们这儿最热闹的地方就在城北的北关大街,那里酒肆商铺不计其数,尤其是迎春阁,听说最近刚从扬州来了几个姑娘,小的可没福见过,不过听往来的客官们讲,那姑娘们的样貌功夫可都是一绝。”
秦辉近日来的阴霾心情一扫而空,哈哈笑道:“这迎春阁在什么地方?”店小二赶忙详细指了道路,甚至还蘸着口水,在桌上画了个简要的路线图。秦辉一高兴,又赏了他一块碎银子,小二千恩万谢,捧着银子欢天喜地的走了。
第二天,秦辉便去了迎春阁。果然如小二所说,这里的姑娘竟然真有几个是从江南来的,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让人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