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大才疏,好谋无断,出尔反尔,比不上他哥哥袁本初将军,更加不用说和曹孟德将军相提并论,所以袁将军早晚都会被人给铲除的。而我并不想依靠这样的人起家,因为只要是有识英雄豪杰,肯定都会看法相同,如果我现在依靠袁术,即使日后我强大起来了,也会让一些豪杰不耻而不愿意为我效力,这样等同于是自毁招贤路。不过母亲让伯阳兄长率领众将士前去并不影响什么,反而是解决我孙家目前最大问题的最好方法。呵呵,而且这样有人帮我们暂时养兵,我觉得母亲大人的决定真可谓是非常之明智!”孙策解释了下不大愿意把自己的将士拿去投奔袁术的原因,顺便也把自己的母亲给夸了一番。
“原来这样啊,策儿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滑头了。原来你是怕袁将军败坏了你的名声,他袁家的名声可是天下闻名的,而我孙家的名声估计还不及人家一丁点儿,策儿说胡话了不是?不过,我家策儿眼光应该是不会有错,既然你不喜欢袁将军,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吴氏见自己儿子讲得头头是道,不由信以为真起来,顺便帮孙策开始担忧。
“母亲不用担心,策儿我早有计划,不过只是要委屈母亲劳累,要照顾众位弟弟妹妹,因为我想出去历练一番。”孙策虽然很不愿意把自己的江东军和袁术挂靠在一起,但是既然自己没有能改变这个历史局面,至于后面的历史,估计也会照常发展。袁术虽然庸,但是为人还算是可以的,特别是对待孙家的态度上并没有欺凌人家孤儿寡母的,所以孙策也并不是十分反对。况且孙贲也算是自己这一辈中年纪最大的人,有他出面也比较好,日后这班人马再回到我孙策手上的时候肯定比之前会更老练些。更何况,作为后世人出现在三国,孙策更懂得:既成事实,自己是不会傻到去计较这种东西的。
“策儿你可是打算去哪儿游历,如今外面乱哄哄的,哪儿能比得上这里清幽?何不在此潜心做学问,等待年纪稍长,再跟你堂兄一起效力朝廷!”吴氏吃惊的问着自己的儿子。
“呵呵,母亲不用担心,不管是以文会友,还是以武会友,都难不倒我孙策。想我孙家在江东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是也不是那种毫无建树的小家族可以比的。如今,父亲遭难,弟弟们都还小,重建家族辉煌的责任就得由策儿来承担。母亲放心,策儿经历了两次死难,已不再是那个冲动、感情用事的策儿了。”孙策安慰着吴氏,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策儿长大了,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那为娘的也就不再阻止你了,为娘的也都听你安排!”吴氏意味深长的看着眼前的孙策,有些赞许也有些无奈,但是赞许绝对多于无奈。
“如今舅舅还在丹阳当太守,治下也一片太平,策儿想请母亲偕同弟妹们一起去舅舅那暂时定居下来,等以后策儿有能力回来整顿江东了,再接母亲和弟妹们回来。”孙策把自己决定已久的计划告诉给了自己的母亲。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吴氏听得自己的儿子口气变得异常惊人,不由得不同意,只好担心的问到。
“我想请母亲等下就宣布下去,大家先收拾整理,两日后,我们就出发去丹阳,刚好赶上在丹阳和舅舅家一起过年。另外我还想请母亲帮忙做一件事情!”孙策语气中略带恳求。
“策儿有什么事情想让为娘的做的?”吴氏见自己的儿子语气如此,显然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于是就认真的问了起来。
“俞河跟随父亲甚早,如今又两番救我于危难之中,我想要把他收入孙家宗室,列入孙氏子弟当中,恳请母亲同意,日后他也便是我孙家的一份子。”孙策严肃的说着,虽然明知道俞河是自己赐他孙姓的,但是却不知道要不要什么手续之类的。
“恩,俞河,可是最后陪策儿回来的那个人?”吴氏慈祥的看了孙策一眼,然后释怀的说着:“策儿,如今你父亲已经不在了,以后孙家一切大小事务都应该由你自己来做主,赐姓之事,为娘的同意了,但是宣布还需要我儿自己去做!”
“谢谢母亲!”不管是历史上的孙策也好,还是后世之人转化的孙策也罢,两人都是同属于孝子行列,因此当“孙策”接触到历史中深明大义而又慈祥可亲的母亲后,也不禁对她尊敬和孝顺起来。并不曾因为这个时候的男人地位比较尊崇而自己大男人主义起来,反倒处处谦逊。
第十一章 下位者卑
“你就是策儿,我的小外甥?恩,像个男人,整个模样和我那死去的姐夫一般无二!”吴景和孙策算起来也是好多年没有见面了,这次孙策和母亲携带家人前往丹阳投靠吴景就是冲着吴氏乃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