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8名苏联元帅分别是: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夫斯基(1967年4月12日);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国土防空军总司令、华约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兼防空部队司令巴维尔·费多洛维奇·巴季茨基(1968年4月15日);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彼得·基里洛维奇·科舍沃伊(1968年4月1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会议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76年5月7日);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费多洛维奇·乌斯季诺夫(1976年7月30日);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华沙条约成员国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维克托·格奥尔吉耶维奇·库利科夫(1977年1月14日)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1977年1月14日);国防部副部长谢尔盖·列昂尼德维奇·索科洛夫(1978年2月17日)。
在安德罗波夫时代,有3人获得苏联元帅军衔。他们都是在1983年3月25日被授予的,这3名苏联元帅分别是: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武装力量后勤部部长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苏军第一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谢尔盖·费多洛维奇·阿赫罗梅耶夫。
在戈尔巴乔夫时代,他只将此衔授予了1人,即苏联国防部部长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1990年4月28日),但此人一年后就被戈尔巴乔夫送进了监狱。亚佐夫是荣膺苏联元帅军衔的最后一人。 在马林科夫和契尔年科当政时期,因为他们执政时间很短暂,没有人能在此时间内获得苏联元帅军衔的殊荣。
由于苏联的解体,“苏联元帅”这一称谓也已成了历史的记忆。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也在军队中设立了最高军衔—俄罗斯联邦元帅。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人享此殊荣,他就是俄罗斯前任国防部长伊戈尔·德米特里耶维奇·谢尔盖耶夫(1997年11月21日)。
苏联红军的最高军衔
如果说“元帅”是军中之王的话,那么,“大元帅”就是军中王中之王。“大元帅”在历史上大都是荣誉称号或职务称号,而不是军衔。16、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曾以大元帅为荣誉封号,授予本国或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6世纪,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于1569年封自己的弟弟安如公爵(即后来的亨利三世国王)为大元帅,从而开创了授予大元帅军衔之先河。1696年,俄国彼得一世将“大元帅”军衔授予督军、陆军总司令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舍因。1716年俄国将“大元帅”作为正式军衔列入条令,曾先后授予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1727年)、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1799年)等著名军事将领。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6月26日的命令,苏联设立了“苏联大元帅”的军衔,作为苏联的最高军衔。同年6月27日将此军衔授予斯大林,以表彰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由于这是没有经过斯大林的同意而做出的决议,因此斯大林一直拒绝穿大元帅服。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此衔一直空缺。
1965年3月6日苏联元帅科涅夫在同著名作家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谈话时,披露了20年前建议授予斯大林“苏联大元帅”称号的内情:“斯大林对我们建议授予他大元帅称号的反应是颇有意思的。当时(1945年)战争已经结束,为了讨论这个问题,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我和罗科索夫斯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开始斯大林拒绝这一建议,但是我们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两次谈了这个问题。应该说当时我是真诚地认为授予斯大林大元帅的称号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我们的理由是根据罗斯军队的传统,对于取得巨大胜利成功地指挥了伟大战役的统帅要授予这样的称号。斯大林几次打断我们的发言,用第三人称代表自己说:‘你们想授予斯大林同志大元帅的称号,斯大林同志不需要他。没有这个称号,斯大林同志同样有权威。你们真了不起,总算为斯大林同志找到一个称号—大元帅。蒋介石是大元帅,弗朗哥是大元帅。斯大林同志有这样一群好伙伴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你们是元帅,我也是元帅。怎么,你们想把我从元帅的行列中挤出去?挤到什么大元帅的行列中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称号?你们给我解释解释。’我们只得翻出各种历史书,摆出历史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