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理不让人了,除了一个澳大利亚师跟在日本人后面紧紧追击之外,美军三十二师也在瞄准东部新几内亚日本军背后的布纳,想切断日本人的退路,来个“一个不拉”。
南海支队看起来要完了,新几内亚看起来也要完了,这就是摆在山本五十六面前的严峻现实,肩负着全帝国期望的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怎么办?
麦克阿瑟的线路是,新几内亚→棉南老→吕宋→台湾→冲绳→日本本土,拉包儿是这条路线的必经之地,而尼米茨的线路则是马绍尔群岛→特鲁克环礁→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日本,拉包儿还是必经之地。
瓜岛让日本人开始认识到,这次战争的形态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宇垣缠参谋长1942年12月26日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越来越感到他(指美军。作者注)不要战列舰,也不怕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损耗,就仅仅想凭借压倒性的航空兵优势来使我们屈服。”
日本人感到了恐惧。
感觉到了恐惧的日本人更加知道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对日本的重要。如果美军控制了整个新几内亚岛的话,变态的美国工兵不要几天甚至就能把整个岛变成一大机场,只需要炸就能把拉包儿连同所在的新不列颠岛一起炸到海底去。所以新几内亚岛决不能让给鬼畜。
在决定从瓜岛撤退的同时,陆海军达成了“南东方面作战陆海军中央协定”,确定了确保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俾斯麦海域,不能再让瓜岛重演。
但是瓜岛的结果乃是实力所致,是日本在包括航空工业和航空人员的总航空力量上的失败,是日本人已经超过了攻击终止点而无法确保前线兵力的补给所造成的,是战略的失败,和前线战斗或战役的具体指挥关系已经不大。战略的失败是无法用战术的胜利来弥补的,战斗的胜利也无法扭转战役的失败。到现在为止的讨论只是就瓜岛作战本身展开的,如果从整个国力方面来讨论的话,即使日本人现在也同意就算川口支队和第二师团的登陆顺序倒过来,甚至美军陆战一师被全歼,也无法保证日军在几个月以后一片泡沫的美国航母面前能够守住瓜岛。
大姑娘上轿,皇军下岛(4)
现在的新几内亚岛还是这样,日本人无法保证确保补给。和瓜岛一样,在支援兵力登陆上就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南东方面作战陆海军中央协定”是1943年3月25日达成的。和整个太平洋战争的所有陆海军中央协定一样,这个协定从达成的那天开始,就已经不合时宜了。
因为第十八军在上岛这点上就出了问题。
日本人和美澳联军激战的战场主要是在新几内亚岛东部的澳属新几内亚。澳属新几内亚北海岸中部的芬什港和拉包儿所在的新不列颠岛隔海相望,中间有个小岛叫长岛,长岛和新不列颠岛之间有一条海峡,有人用文学语言形容中日之间的相隔是“一衣带水”,那么这个海峡撑死就只是“一鞋带水”了。
现在这一鞋带水难住了山本五十六。
1943年3月2日,一鞋带水附近发生了一场战斗,美国战史上称为“俾斯麦海海战”,而在所有的日本出版物中却找不到这场海战,如果按照发生的日期和地点去找的话,则能发现日本人把这场海战称为“登比尔海峡的悲剧”。因为日本人根本没把那场海战看成是战斗,那只是美军单方面的屠杀。
预定在新几内亚岛上展开的第十八军的三个师团中,第二十师团和第四十一师团是准备从帕劳(现在的帕劳共和国)出发,在新几内亚岛中部的维瓦克登陆。帕劳在新几内亚的西北面,这样两个师团可以在新几内亚岛西部登陆,除了潜水艇之外,美军的飞机还无法威胁到西部新几内亚岛。问题是已经在拉包儿的第五十一师团怎么办?
当时就有人向负责编制这次代号为“第八十一号作战”作战计划的第八舰队先任参谋神重德大佐提意见,说现在舰队计划的水路上空的制空权几乎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如果硬闯,很可能会全军覆灭。建议中止这个计划,另外再找一条哪怕花点时间但是安全的运送路线。
可是这位神大佐的业余爱好就是胡说八道:“这是命令,没办法,你们做好被全歼的精神准备就是。”
就这样第三水雷战队就去准备被“全歼”去了。
3月3日,由8艘商船组成的运输船队装了7 000人,2 500吨重武器、弹药和粮食,在第三水雷战队的8艘驱逐舰护卫下前往新几内亚的莱城。途中,在登比尔海峡受到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空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