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男子带着林初因来到草棚的后面,只见一个不算大的窑炉前堆放着许多大大小的红瓷器皿,它们颜色多成青红色,有些上面还有很多气泡。虽然颜色没那么光鲜亮丽,但多少还是有红瓷的感觉。
“这已经不错了。”林初因很是激动地拿着一个红瓷瓶打量,“师傅能做成这种程度确实难得。”
见林初因如此欣赏,男子憨笑一声:“多谢林姑娘夸奖,我叫赵栓,若是林姑娘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好!多谢赵师傅。”林初因急忙点头行礼。
“林姑娘不必这么客气,叫我赵大哥就行了!”
“那好!那就麻烦赵大哥带我去一看一下你研制的红釉了!”
“这边请!”
林初因跟着赵栓来到草棚前,只见那两口大瓮里都装满了红褐色的红釉,凑近了还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赵大哥,能说一下你这些釉是怎么炼制成的吗?”林初因打量着那些红釉,心里蛮是好奇。
赵栓拿了一旁的水瓢,在瓮里舀了一瓢红釉,一边往瓮里倒着一边说道:“林姑娘有没有看到,这些釉有些粘稠,我试着添加一些水分,但烧出来以后就不是红色了。关于这个做法,其实也是我误打误撞。透明釉可以由两种原料,如长石及石灰石。三种原料如长石,石灰石及球土,以及四种原料如长石,石英,石灰石及高土组成。至於其它原料也可以用来调配透明釉都是勿庸置疑的。从所调配釉的种类来看,有长石—石灰石系,或者其它种助熔剂如硬硼酸钙,锂等。一般添加物会对釉的透明有影响,所以我就按照这个理论开始研制。”
“红釉主要形成的内在动因是通过窑温调控、色异交配和焰性变化而自然流淌形成的艺术钧釉一类。红釉适应日用中、高温瓷的立式形坯体。经过我不断研制和琢磨,大概配方是这样的,它需要百分之三十五的长石粉,百分之三十八的石英粉,百分之十的混合泥,百分之八点五的方解石氧,百分之二点五的化硼,百分之二的碳酸锂,百分之四的氧化锌粉。”
赵栓讲的头头是道,听的林初因目瞪口呆,她不敢想象民间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制釉师傅。
她不住地点头称赞,“没想到赵大哥连比例都算的那么清楚,果然很厉害。”
“厉害什么啊!”赵栓谦虚一笑,“就算比例算的在精细,但是还是制作不出好的红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都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
“赵大哥别急,要不我们现在再试一次,咱们一起研究研究。”林初因给他一个鼓励的笑容。
“好!没问题。”难得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赵栓很有干劲地卷起了袖子。
就算眼下立马调制出红釉,也需要在瓷胚上上釉烧出以后才能看得出好坏,试用的瓷胚赵栓家倒是有很多,只是烧一次窑需要好几个时辰。琢磨一番之后,他们决定先按照各种比例调制出几种,然后上釉后坐上标记一起烧制,等烧制好了还好对比。
只是林初因在担心今天晚上能不能赶回家中。
越州,这个风景如画、碧波荡漾,有着大街小巷、羊肠小道的地方。不仅有着赞不绝口的美景,还有工艺精湛的越窑。
这几年,随着饮茶风尚,逐渐出现了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喜爱的青瓷。
大大小小的窑厂也在越州建起,有的传承了几百年手工艺的陶瓷世家,也有刚兴起的大大小小的作坊。
越州青铜口的段家就是陶瓷世家之一。
段老爷家有一子,名叫段夜言,今年二十一岁,此人精明能干,短短三年就把段家的陶瓷产业做的相当红火。段家蒸蒸日上的青瓷生意也是他一手经营的。他几乎每年都行走在京城、邢台、越州这三个地区之间。
段家的青瓷多售于京城的达官贵人,很多甚至都进贡到皇宫里做御用品。所以每次进贡皇宫的瓷器都由他亲自送去。
邢州乃是白瓷的发源地,邢窑的工艺也位列前茅。在生意往来上,临城县的林家与越州的段家曾有过几次接触。
段夜言很是欣赏林家的白瓷手艺,曾经去过府上讨教,因着林家手艺从不外传,于是就没能亲眼目睹一下白瓷的精湛做法。
而至于临城县徐家,虽然这几年不如往年景气,但是段夜言却有打算收购徐家窑厂的心思。
段夜言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制瓷方面一直想成为全国最有名的佼佼者。这两年来越州青瓷的垄断他越来越不满足,开始把眼光放在临城县的白瓷上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