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哈尔滨东轻公司 > 第9部分

第9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公司的天堂(10)

尽管义乌经济活跃,产业集群丰富,汇集了16个优质行业,但是这里的制造企业和贸易商,哪怕是行业龙头,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即没有品牌能力和市场能力。金融危机为义乌蒙上了一层寒霜, 2008年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一片萧条,参展企业缩减了20%,而这个一年一度的展览有着行业晴雨表之称。

其实,义乌仅仅是中国制造过剩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你都能感受到大量丰裕的产品以及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焦虑。

在广州火车站一带,云集了很多家大型鞋城,面向全国各地批发皮鞋。这里云集了密密麻麻的皮鞋店档口,多是中小皮鞋制造企业的批发门店,它们既给一些大品牌供货,同时自己也运营着一些并不知名的品牌。

令人心动的是,这些皮鞋的价格比百货商场的同类商品便宜2/3左右,以批发作为主要渠道。国内的知名鞋业企业,比如百丽和佛山星期六等品牌,时常也在这里寻找代工的供应商,一旦贴上品牌,鞋的价格立刻翻了好几倍。

广州鞋城的情景同样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翻版——过剩状态下的中国制造们缺乏品牌和渠道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我国制鞋企业有2万多家,鞋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2006年生产各类鞋100多亿双,出口鞋78亿双。在拥有如此大的产能背后,是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较低的现状。

在中国,区域性的产业集群,不仅生产出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物品,最重要的是,这些产业集群的存在,成为轻公司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天堂。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从纽约到东京的买主希望能够一次性采购50万双袜子、30万条领带、10万件童装或5万件36B的胸罩……中国强大的新的专业化城镇越来越多地成为最适合下订单的地方。在那里,集群或网络中的企业互相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共享集中性供应中心的便利。”

目前中国估计有各类产业集群上千个,主要在制衣、制鞋、电子、家电、家具、塑料、模具、汽摩配件、五金加工、玩具等消费品的生产领域。(引用自王缉慈《产业集群仅仅是压低成本的地方吗?》)

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原本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进行配置,以及全球的外包活动促使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但是,在中国政府有意识地遏制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引导内向型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资源供给将逐渐转向国内的消费品企业。

过剩的生产,为作为组织者角色出现的中国轻公司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然而大量专业化分工明晰的产业集群,为轻公司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提供了集中性的便利,使得采购半径更短,供应链效率更高。相比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中国本土的资源组织者将更具便利性。

2、快递业的兴盛

对于那些拥有轻型渠道的轻公司而言,如何快速交付消费者的订单?

中国早期的轻公司小康之家曾经通过邮局寄送商品,这是康保诺当年惟一的选择。但是,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他们恨不得在下达订单后立即收到货物。快递业在中国的兴盛,帮助轻公司完成了打通产品制造链到商品消费链的最后一公里,将制造端的产品尽快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今中国最大的两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起家,这是中国最具活力的两个外向型经济区。

第二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11)

在商务部研究院赵玉敏的一份报告中写到,90年代初期,中国港、台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大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但中国内陆却不具备直接服务于发达市场的基础设施和能力,普遍的做法是来料、来件加工。设立在珠三角的合资企业与香港、台湾企业之间有大量的商务文件、货样往来,数量大而且实效性强,以当时邮局的效率很难满足这些商业节奏。顺丰速运应运而生,使珠三角地区到香港的文件和小件物品的递送时间从3天缩短到1天。

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另一个经济热点地区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并开始进入国际生产网络,成为国际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大量的企业需要经上海港报关出口,而邮政服务难以满足企业实效性强的需求,上海申通快递便在这种背景下诞生,起初是帮助企业赶在当天海关闭关之前,从杭州一带将报关单送到上海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