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
————————
当那五千铁骑绝尘而出,如洪流般从襄阳南下之时,刘备和他的十余万追随者尚在去往江陵的半道上龟速前进。
是日阴云密布,已是晌午,方绍骑马走在军民混杂的队伍之中,从早上到现在,庞大的队伍只走了不到十里,方绍骑在马上简单就要睡着了。
抬头遥望前方,地势渐渐变成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带,方绍便问身边一员荆州老兵:“兄弟,前边是哪里了?”
那老兵张望了一眼,有气无力的答道:“前边就是当阳长坂坡了。”
“长坂坡!”听到这个再熟悉不到的地名,方绍的脸色微微一变,他下意识的回头望北看了一眼,目光所及之处,仍只是不见边际的逃难队伍而已。
但不知为何,心中,那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重了。
第三十八章 长坂坡
从当阳长坂坡一直至江陵附近,是绵延百里的丘陵,人称“百里长坂”。
此地距离江陵仍有两百余里的距离,按照预定的计划,本该在十天前就已经在江陵城里晒太阳了,可是到现在,庞大的队伍走了还不到一半的距离。
方绍前后审视了一下这支南下逃难的队伍,比前几天又扩大了一倍有余。在离开襄阳的这近二十天的时间内,荆州士民赶来追随刘备才如云,到现在为止,差不多已有十万之众。
又有数百人从方绍身边走过,其中夹杂着几十名士兵,他们有的帮助老幼背着行李,有的则干脆把武器放在同行的驴车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刚离开襄阳时,队伍的编制较为严整,但二十天过去之后,大部分的士兵便散落在了百姓之中,跟随着人流一同前行,这般下去,如果曹军追来,仓促之间如何能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抵抗呢。
“看情形很不妙啊,我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是,逃过这一劫以后就是一片晴天了。”方绍已经作好了准备,“不过,这风险也不能白冒,必须得有点收获。”
方绍转动着脑瓜子,渐渐有了想法,便勒转马头,望后面的锱重部队而去。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刘备等人已最先爬上了长坂坡,几人在一棵大树乘凉。此刻山风阵阵,好生的凉爽,刘备举目向北望去,只见蔓延数里的百姓队伍正缓缓的向坡前移动,不禁摇头叹道:“看来今天又没走多远。”
刘备这时的口气中,不经间已有了几分不爽,比前几日那般大义凛然已有些不同,似乎是有了点悔意。
这时,身边的糜竺抹着汗道:“主公,这样下去不行呀。如今咱们的从众虽多,但多是手无寸兵的白丁,如果曹军人马追到,我们根本无法抵抗。不如抛开百姓,加快行军速度,早日占据江陵。”
周围如诸葛亮、张飞等人,虽没有说话,但那份表情表明他们都赞同糜竺的提议。
这时,刘备的表情忽又庄肃起来,道:“成大事者当以人为本,如今百姓归我,我怎能忍心弃他们而去。”
刘备的话令糜竺颇感为羞,红着脸,哑口无言的退在一边。
那边摇着扇子的诸葛亮暗自庆幸:“幸亏我没这么劝主公,要不然当众出丑的就我了。”
在场的气氛一时间有点清冷。
刘备也知是自己的话让气氛有点冷场,但是轻咳了几声,道:“元直,云长的水军现在到哪里了?”
徐庶忙道:“昨晚收到关将军派人送来的消息,水军很快将抵达汉津渡。因为沿途收编了不少不愿投降曹操的荆州水军,目下水军兵力已达万余,所以关将军准备在汉津渡稍作整编。”
刘备点头表示满意,道:“传令给云长,叫他尽可能多的收降荆州水军,遇到不降者,尽量避免交战。他手里的这支水军,现在是咱们唯一的家底,绝不能轻易有损耗。”
看看后面的百姓陆续跟上,刘备等起身欲继续赶路。
就在刘备转身的一刹那,眼角感觉似乎瞟到了什么异常,多年来形成的战争敏感促使他再度转过身来,举目望北细望,视力所及的尽头,隐约似有片片乌云卷来。
那乌云来势极快,转眼间便更加的清晰,不,那根本不是什么乌云,更像是飞沙起石的烟尘。
陡然间,刘备的脸色刷的一变,嘴里三个字脱口而出:“虎豹骑!”
当刘备看到了那由北方而来的烟尘时,处在后方,与锱重部队在一起的方绍同样也注意到了。
而且,他比刘备更早的发现了其中的异常,而当他不顾形象,索性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