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州的天空似乎从未如此的湛蓝过,风中略带的一丝丝海水的味道也似乎从未如此清新过。
Tim的眼中闪烁着永远都不会熄灭的热情。“走,回去准备一份中文的演讲稿,把聂部长的评语也加进去!”
在国内听过了太多与此类似的承诺,严正这次却也执著地相信,这次一定不一样。“走!再把刚才和聂部长的照片加进去!”
从六个月前开始为他们的商业计划撰写商业计划书到现在,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计划书里面加入照片,也是第一次开始学会利用名人效应来炒作自己。
**
接下来的一个月又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当其他同学开始四处面试,在美国各地飞来飞去为自己的未来安个家时,三个人又穿梭在尔湾和洛杉矶的图书馆间。如果说在面对聂部长介绍时,Tim和严正的脸上还留着一点点学生稚气的话,那么一个月后,这些学生气都已经荡然无存了。他们中文版的计划书也改进了很多,更多的实际操作加入了进去,也就变成了一个更适合给真正的商人来看的计划书。
第一章 投名状(11)
因为一个月后,他们就要离开学校,真的到实际中去检验自己的计划了。
这次变化也让他们明白了他们以前为什么在学校的大赛中那么成功,却没有真正拿到投资人的支票了。从理论上来讲,他们的计划是无懈可击的。但是不是真的能够成功,他们需要实践来检验,也需要加入更多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会有的变数及其解决方案。
从数学上讲,一个方程式,变量越多,可能得到的结果也就会越多,需要的边界条件也就越多。当开始撰写中文的商业计划书时,他们发现仅仅简单地把原来烂熟于胸的英文版翻译过来是行不通的,他们需要几乎是重新写一遍了。
中国的商业习惯、游戏规则;中国软件业的发展规律、销售模式;中美市场上的销售方法差异;客户行为差异,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加入进来。三个人的讨论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基于理论和理想化市场情况下的分析更容易在三个人间达成共识,毕竟三个人都是专业 MBA教育下的高才生。而现在,他们似乎每天都要面对一个新的市场情况。
Tim依然是充满激情,只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固执,因为他知道自己离开大陆太久了,更多的时候他要停下来听,听另外两个人给他讲讲中国市场的情况。很多时候,那些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案例给他带来的震惊不亚于天方夜谭。
严正还是专注在产品、市场和销售上,只是他要用更多的时间来给 Tim和 Steven讲他的以前经历过或是听到过的案例。其实在读书期间,严正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他的那些美国同学最喜欢听的。因为那里有太多和美国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操作手法,不一样的盈利模式。
Steven依然认真到苛刻地摆弄着那些财务数字,Excel表格越来越复杂,可能连他的会计老师也要用一些时间才能看懂。当然,当面对那些风险投资商的时候,可能只会展现几个关键的数字,但这些复杂的表格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个答不上来的问题,或是一个不合理的假设都是致命的。这可能就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吧!
同时,通过朋友的介绍,又有四个人加入了这个创业团队。
谭文聪,台湾人,30年前带着100美金来到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美国最大的航天飞机制造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CIO),那可是华人在这个公司能够做到的最高位置。目前退休在家,被 Tim的激情和三个人的热情执著所感动,再次出山。
当然,三个人找到谭文聪并邀请他加入团队,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够给团队带来经验和技术,还因为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两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一个是日本上市的软件公司的董事长,另一个是一家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这些都是未来公司发展潜在的资源。
James、 Ken和Ryan,三个年轻的工程师,分别来自长沙、香港和台北,小的时候移民到了美国。他们三个从上大学就在一起合作写程序。现在分别工作在不同的软件公司,业余时间一起做一些小的项目,挣些外快。
这四个人都是工程师,他们的加入希望可以分担严正身上代理 CTO的那部分工作。为了真的拿到投资,尽早开始实际的商业运作,仅有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已经不够了,他们需要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些能够展示给他人看的东西,也就需要软件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