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页)
”
甘倩叹了口气,不禁为那些吃不饱肚子的百姓神伤。
然而这种事情,又岂是她一个妇人能解决的,只好答应一声。
旁边真保好奇的问道:“这金米你从哪弄来的,怎的以前从未听人说过?”
甘倩、任妍、吴贞也都好奇的望着罗征,想要听个明白。
需知天下之粮,皆不出五谷。
这金米却不在五谷之内,然而却是地地道道的粮食。
不但是粮食,而且产量还高的吓人。
若真能让天下百姓耕种,又怎会还有百姓饿死。
而第一个发现这金米之人,绝对当得起功在千秋这个评价。
罗征摆摆手,道:“这金米乃为夫无意中发现的,你们就不要多问了。”
众妇人不敢再问,只好又问起种植金米的细节,待出苗好方便照料。
腊月二十二这天,阴云散尽,天气终于放晴了。
荀彧忙的脚不沾地,亲自到周边查看了一趟农田和河道的情况,若有淤积严重的河道则立刻组织民夫清理河床,修缮水渠,甚至还跑了一趟令居,查看水库修建情况。
岁除一过,天气就会迅速转暖。
今年的惊蛰比较早,到了二月,小麦就要种下去了。
一年之季在于春,农耕乃国之大计,半点都马虎不得。这个时候,天下各地官府的要务都要围绕春种展开,秋上能否大获丰收,春种是关键。
罗征则忙着整编军队,除保留三千旧部外,其余羌胡骑兵全部重新整编。
同时召集一众将领,亲自给手下的所有武将上了一堂现代化的军事课程。
这个年代的军事战争理论太过简单,远不及后世那般精细入微。
就比如两军交锋,一旦己方大将被斩,则会被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
对于一支职业战征的军队来说,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统兵将领固然军队的核心,但并不是一支军队的全部。
要知道,一场战争的胜利,是靠所有的士兵拼命流血换来的,而不是统兵大将一个人的功劳。在完善的战争体系里,就算统兵大将战死,军队也不应该崩溃。
影响绝对会有,但绝不应该兵败如山倒。
就算统兵大将战死,也应该有下级将领按照职务高低顺位临时接掌指挥权,统领军队继续作战,这才是更加完善的军事理论,才能真正养出一支打不垮的铁血之师。
现有的军队也就罢了,烤熟的饼子不好搓,没有多少可塑性。
罗征打算把这些超出这个年代的全新的军事思想应用的即将组织的新军上,培养出一批更加富有军事思想,战争思维更加灵活的底层军官,从而带出一支真正的铁血之师。(未完待续。。)
第188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距离岁除还有三天,土地已经开始解冻。
勤劳的农民们顾不上置办年货,全都忙着整地,准备在惊蛰前将麦子种下。
平西将军府,内院。
“大姐,金米长出来了!”
甘倩刚刚起来,就听到隔壁吴贞在大叫。
不顾丫鬟连声叫慢点慢点,疾步走到门口时,吴贞已经俏脸通红的跑了过来。
虽然已为人妇,但实际上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吴贞兴奋的俏脸通红,连声道:“大姐,夫君种下的金米出芽了。”
甘倩喜道:“听到了,快过去看看去。”
进了隔壁的厢房时,任妍、真保、麋环腿快,已经先赶了过来。
“大姐来了!”
几个女人叫了声,立刻将甘倩簇拥到了窗边的花盆前。
就连最不合群的真保,也稍稍让开了些。
甘倩雍容大度,从不以势压人,小妾们自然领这个情。
时间久了,就连真保这个刺平也被抚平了许多。
甘倩凑到花盆前看了一阵,喜上眉梢道:“果真出芽了,真好!”
吴贞激动的俏脸通红,忍不住想要唱歌。
这个花盆里种下的金米,可一直是她在照看的。
任妍道:“大姐,夫君说玉米出芽了要第一时间告诉他,要不要派人禀报一下。”
甘倩想了想,道:“金米能否大规模种植,涉及国家农桑大计。影响国家根本,更是让千万百姓不再有饥荒的大事。半点怠慢不得,还是派人尽快告诉夫君吧!”
吴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