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这种“结果”与“目的”的关系,在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的眼里,一直是再清晰不过的命题。1954年,在他出版的第一本管理学著作《管理实践》中,开篇就这样问到:“企业是什么?”当然,没有人去问、去深究这个问题,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企业就是一部赚钱的机器,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50年后,当德鲁克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依然认为“企业界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它”。他说,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就应该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人都对鞋子没有兴趣,他们认为金钱是真实的。其实,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牛根生说:“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法国学者菲利普?希洛克说得好,“未来属于首先懂得这一新观念的企业家:‘今天,我们出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伴随着产品的服务的总和’。”
1993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全球售后服务年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我因为当时所在的公司是一汽…大众的整体广告代理商,所以也出席了这次会议。我对德国大众主管售后服务的全球副总裁的演讲印象颇深。他用投影仪演示了汽车生产商的售后服务对企业实现销售利润的重要意义。他画了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的起点是一辆汽车销售行为的实现,随后线条的滑动,意味着客户对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生产商提供的或好或坏的售后服务。如果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客户会对生产商和产品产生足够的信任和信心,从而促使他在后续的购买行为中继续青睐这个生产商的产品,这个滑动的线条会很圆润地回到圆圈的起点,形成一个很圆满的闭环圆;如果售后服务不好,客户不满意,对生产商和产品就会失去信心,结果促使他在后续的购买行为中选择放弃原来选择的品牌,转而去选择其他品牌。这时,糟糕的售后服务就成为一种强大的离心力,使这个滑动的线条改变方向飞往他处,使圆圈无法再行圆满。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圆圈”实际上是对“商德”的很好注解。如果企业在从始至终的商业行为中,不断地为客户着想,积极地为客户付出,客户在获得实惠和方便的同时,就容易对企业产生购买忠诚度,企业后续的利润自然可以预期。这实际上从另外一个层面解读了《礼记》中所说的“德者,得也”的理念。以“德”面对市场和消费者,不论是否抱有功利目的,从长期发展而言,必然会带来良好的功利回报。有“德”者,自然有“得”。
《商道》的主人公林尚沃被称为“天下第一商”,他的成功宝典是:赚取人心比赚取金钱更重要。的确,你的生意成为人心所向,你实现商业利润还有什么障碍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水生财(5)
所以牛根生这样说:“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水利万物,故能长流;企业利万众,方能久立。
中国风水理论讲“水生财”,重视的是形式上相生相克的互动因素。如果我们能够用水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和商业行为,效法水的德行,那么,“水生财”就会成为商业场中可持续的“风水”了。
谦卑胜刚强(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我们奋勇争先、力争上游的时候,水却义无返顾地向下流淌,不与万物争高下。在这个永远不会平等的世界上,水总是居于最低下之处,谦卑本色,让人叹服。
无疑,谦卑是水的又一个优秀品德。所以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利生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恩泽于万物却不求报答,而甘愿屈尊于万物之下,这的确是最接近于“道”的品质。
可是,疑问这时也就产生了。因为,就个体的品行而言,水的谦卑之德的确是我们做人的楷模,但在商海中,谦卑往往意味着柔弱和低下,这种态度是不是无法成为进取的动力?以此来获取利益会不会勉为其难呢?
但是老子并不这样看。他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河溪百川最终归属的王者之地,是因为其善于处身在河溪百川的下游,所以最终成为百川之王……因其不与别人争,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他争。
老子进一步阐述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说的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驰骋,用无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