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页)
康太妃并非蠢人,只一下便想明白了个中道理,只是到底心痛女儿惨死,忽地双腿一软,瘫坐在长榻上掩面痛哭。
杀了沈氏族人,她的女儿也回不来,可若是一切真相公诸于世,她的女儿便是死了也不得安宁。
她这一生都在争、都在斗,可到头来却得到了什么?她的儿子与她不亲,她的女儿惨死,她的娘家扶不起来,便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后位,今生今世她都坐不上去。
先帝在时,她是“妃”;先帝驾崩,她依然是“妃”,哪怕她的儿子已经坐上了那个位置。
为之努力的理由仿佛顷刻间便消失殆尽,她放任自己大声痛哭,任由泪水在她脸上肆意横流。
纪皇后叹了口气,朝着身后的宫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人连忙扶起沈夫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母妃。”便是心里一直有些瞧不上她,此时此刻,她对她也不禁添了几分同情。
良久,康太妃哭声渐止,她哑声问:“怡昌当年为什么要那样对待沈柔?”
纪皇后沉默片刻,轻声道:“因为沈柔曾评价她表里不一、内里藏奸。”
“仅仅因为这样?”
“……是。”
康太妃苦笑,哑着嗓子又问:“那平宁侯府那些人呢?为何待怡昌又是那样的冷漠?”
她一直以为女儿在婆家过得甚好,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真的不过是她以为,怡昌的死,平宁侯府亦是参与在内,否则宣和帝不会突然下旨夺了平宁侯的爵位。
“人心隔肚皮,利益驱使,又岂会全有真心。”到底心中不忍,纪皇后并没有将怡昌生前对夫君及婆家人所为道来。
对怡昌长公主来说,宣和帝、康太妃、纪皇后这些人是她的主宰,所以在他们跟前,她是绝对的柔顺服从。甚至深得宣和帝宠信的陆修琰,她也主动交好,因为对方也能成为她的保障。
可是,在她眼里,不管是夫君卢维滔还是整个平宁侯府,都是靠着她才有今日地位,故而她才是他们的主宰,他们必须顺着她的意,不能违抗。
纪皇后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她如此性情,只记得当年先帝为宣王择正妃之时,怡昌明显是与许倩瑜更亲近的,后来她成了宣王妃,再到后面当了皇后,怡昌待她却也相当友好,而她也只当她性情使然。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年怡昌亲近许倩瑜,那是因为许倩瑜成为宣王正妃的可能性最大,一来宣王对许倩瑜有情;二来许倩瑜出身的许家与懿惠皇后娘家晋宁侯府是远亲,虽是出了五服,但到底有着那么一层亲戚关系;三来懿惠皇后为了拉近与养子的关系,自然更倾向选择流着许氏血脉的姑娘。
基于层层考虑之下,她才作出了亲近许倩瑜的决定,又哪想得到懿惠皇后最终选择的并非许倩瑜,而是沉默寡言的纪家姑娘纪璇。
“母妃,过去的便让它过去吧,逝者已矣,恩怨是非难评断。况且,怡昌皇妹泉下有知,也不会希望母妃一直为她伤心。”纪皇后轻声劝道。
康太妃拭了拭泪,定定地望着她,少顷,拉着她的手道:“你是个好的,只我多年来心中一直有根刺,这才事事处处与你为难。”
这个儿媳妇是懿惠皇后亲自挑选的,她又怎可能喜欢得来,自然处处看她不顺眼。可这么多年下来,哪怕她再不愿意承认,她也的确是最适合那个位置的。
纪皇后微微一笑,反拉着她的手柔声道:“母妃能教导,那是臣妾的福气。”
仁康宫中婆媳握手言和,龙乾宫中宣和帝再度收到了许倩瑜约他见面的消息。
可这一回,他却久久没有答复下首正等着他决定的暗卫。
“日后有关她的一切消息再不必报给朕。”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低低地吩咐道。
暗卫有些意外,只也不敢多话,应了声“是”便退了出去。
宣和帝独自一人在殿内坐了良久,而后缓缓地抓起架上毫笔,在摊开的明黄圣旨上落了字……
纪皇后是在次日一早便听闻许倩瑜夫君刑隽即将外调离京的消息的。
从贴身宫女敛冬口中听闻此事时,她有片刻的怔忪。
“据闻是皇上亲自下了圣旨,将刑大人调离京城的。娘娘,皇上答应您的事当真做到了。”敛冬的声音难掩激动。
“或许将刑大人调走了,他才更方便与刑夫人见面。”纪皇后也不过怔了须臾便冷静了下来,淡淡地道。
敛冬愣了愣,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可能。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