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的疑惑,但无人敢问,更有甚者,一提到孙队长的名字,大家都忙着“避嫌”,胡乱议论孙队长是没有好结果的。
——这基本上是每个村民的共识了。
更何况这里的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河村的比比皆是,谁敢去造孙有才的反,去县里告他?
所以每每提到这个人,大家都讳莫如深。
付欧并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露出惊慌的神色,显然他对这一切,也是有心里准备的了,如平时一样,他会沉默了一下,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想。
“这件事情我也暗地里调查了很多,着重点在两个地方。”
“你说。”
“第一,队里做的帐,他肯定动了手脚。”付欧想了想:“我记得你们何家,跟孙家的关系很一般,为什么队里选会计,会选你叔叔。”
“这还得从很早前说起了。”
这个其实是村里很早的往事了,那个时候何正还在军区医院,又是大河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在村里的声望很高,当时队里还不是孙有才做队长,老队长就选了何直,这些年来,何直做的也不错,从没嚷嚷着涨工资,也没有要求其他。
几次孙有才都想动了他,换成老孙家的人,但是换会计也不是他说了算,得公社批准,这种请求公社当然不会同意了,申请几次,都被公社驳回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何直也成了孙有才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恨不得拔之后快。
并且,有何直在那里,孙有才好歹也会收敛一些,每个月,分到村民口中的口粮,按一等共分的来算,一个壮汉一月能分十五斤米一斤油,一天上工有两毛钱,最次就是赵阿婆那样的,一个月领到的粮食跟知青们一样,是六斤米半斤油,一天上工有一毛钱。
番薯、土豆那些杂粮不值钱,每年到丰收季节,还能分上一些。
其实孙有才的动静远不止这一点了,只要是在这个穷山沟沟里面,就很少有人能出去,也鲜少有人肯进来,所以相对来说很封闭,渐渐的,他的胆子也就练起来了。
早几年的时候孙有才带着村民垦荒,确实也做了不少好事,一个村里五百多口人,本来只有四百多亩的农田,一百多亩的居住地,到了孙有才的手里,硬是用垦荒、填塘的方法,让村里的农田增加到了九百多亩,居住地也翻了倍,这些年来,村里也增加了两百多号的人口。
而且这几年农田形式也比往年好多了,亩产到了五百多斤,打出来的米就有接近四百斤,一年种两季,亩产也就是八百斤左右。
大河村的九百亩地,有七百亩种植水稻,一百亩种植油菜,油菜收割以后,种植杂粮,还有一百亩种植棉花,村里人每年分下去的棉花,也是这里的。
按这样算,一年产出的大米都有五十万斤左右,一年产出的油菜有一万余斤,按人均月分米十斤计算,村里七百口人,一年分到村民手里的粮食,也不过八万多斤,按人均月分油七两计算,一年也只不过分出去大概六千斤油。
按说公社每年也会要各大队交公粮,但是公粮总归有个定数,公家也好,总不能把队里产出的80%以上都收了吧,什么人都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这种细账,也只有像付鸥这样的理工男,和何小丽这样的白骨精的灵魂才会算得这么细,就连王有志和刘恩慈都不一定,会算得到这么精了,更别说大河村的村民了,他们根本就算不清楚这笔账,只会说队里每年都是丰收的,那么分到各人手里的粮食却从来没有增加过。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更明显的,还有村里的宅基地分地的时候,也引起了各人的不满。
至于农村,还有分宅基地一说,这个宅基地不算在公家的地里面,因为大河村地广人稀,每生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三分地左右做宅基地,这个宅基地,你需要盖房子便盖房子,不需要的话,也可以像何直家里一样种菜。
这一部分的产出,队里是不管的,爱种什么种什么,所得到的粮食全部都归于自己,但寻常的家庭除了盖房子,多余出来的地也只够钟小菜和杂粮,不够干其他的。
而孙家的宅基地尤为宽广,又占了大河村最好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他家是按人头分,不仅他本人,他媳妇,他儿子女儿儿媳孙子孙女,全部都能分得到,这样一算,孙家的总人口有九口人,分到的宅基地就有近三亩地。
这三亩地,他家里围了起来,里面种植的作物不仅有菜,还有稻子,他家的男丁上工,也是直接在家里上工,当然产出来的粮食,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