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对渣甸洋行的制冰公司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关。1845年,港府免 费批给美商丢杜一块地皮建雪厂,限期是75年,即到1919年期满。那么, 在期满的前一年,业主渣甸洋行就应提出申请,继续使用雪厂的那块地皮。 港府鉴于制冰已成为盈利事业的事实,向重提申请的渣甸洋行正式答 复:同意渣甸公司继续使用雪厂地皮,租期为999年,批价是12500港元。 这么长的租期,实际是归租地者永久所有。 渣甸大班则认为要价太高,指出雪厂地基低于马路,潮湿异常,除了 做冰库,无法适宜他用。“本行只能出价8000港元,并且要分5年交清。”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矛盾交港督佛兰西斯·梅轩利解决。当时,很多 洋商指责港府给渣甸洋行太多恩泽。梅轩利不得不考虑西人的良意,维持 港府原有决议不变。这样,摆在渣甸洋行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依港府 的开价,买下雪厂地皮;要不,只有让港府收回那块地皮。 渣甸大班怒气冲冲走出港府,显然是谈崩了,未遂己意。大班扬言道: “没有雪厂储冰,我就不办制冰公司!” 此事在洋商中传得很开,不少洋商幸灾乐祸,称赞港督为他们出了怨 气。洋商普遍认为,渣甸大班是要挟港府,这么好的制冰生意,他会意气 用事而放弃? 牛奶有限公司的大班却不苟同,心想渣甸大班话中有话,或许渣甸洋 行真的无意经营制冰业。 牛奶大班猜对了一半,渣甸洋行对制冰业抱无所谓的态度。香港使用 上了电,西方发明了小型电动制冰机,普及到香港的西人家庭将是早晚的 事,目前仍鼎盛的制冰业,前景不容乐观。不过,就算制冰业现在就难以 维系,雪厂的地皮仍是可改为他用。区区几千港元,对渣甸洋行实在算不 得什么。渣甸洋行一贯受港府恩宠,如今港府给它难堪,渣甸大班觉得有
… 页面 36…
损尊严,确实含有意气用事的成分。 牛奶大班向渣甸洋行提出收购制冰公司的意向。渣甸大班见要快港府 未奏效,骑虎难下,就拱手把制冰公司让给了牛奶公司。 新组的公司,为牛奶冰厂有限公司,香港人素称冰厂为雪厂,就把这 家公司简称为雪厂。后来,制冰业务萎缩,公司拆除丢杜留下的雪厂,真 的就把公司总部建在雪厂旧址上,成为名正言顺的雪厂了。 雪厂几乎垄断了香港的牛奶、制冰、冷藏肉类业务。到本世纪下半叶, 牛奶冰厂公司另交好运,当年廉价圈下的地皮身价百倍,公司便有地王之 称。既是地王,眼红之人分外多。 这便成了香港近几十年系列收购大战的发端。
… 页面 37…
第五章银行枪滩 群雄起谁主沉浮 最早来香港抢滩的英资银行,有东方、有利、渣打、汇丰等。东方为 老大,如日中天,不可一世。风水轮流转,东方气息奄奄,寿终正寝,而 汇丰脱颖而出,后来居上。那时香港货币芜杂,五花八门,港英为统一货 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中环号称金融区,是如何形成? 港督府 港督府在香港开埠早期叫督辕,地点在女王城政府山上,即现在上环 的上亚厘毕道。 在港督府未建之前,港督官郎常常变动。临时总督庄士敦,曾寄篱哈 特洋行的写字楼办公。钵甸乍总督与戴维斯总督,曾在今日兵头花园里的 一幢小洋房里办公。 1855年竣工的港督府,是港督办公与居住的地方,富丽堂皇,美仑美 奂。 港督府历经140年,其间修茸过多次。游泳池、停车库、空调系统、自 动报警系统、秘密隧道等都是后来增建的。隧道共两条,一条通往海军基 地;一条通往布政司署,这里是政府行政中纽。港督府最初兴建耗资约10 万元,80年代一次大修,花费约1000万港元。 “抢滩”一词的来由,其中有一种流行说法。即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 后,洋商竞相在上海登陆,所设洋行均在黄浦江的外滩,故叫抢滩。 洋商来香港抢滩比上海还早,当时的洋行也均在维多利亚港海滩边, 只是后来填海造城,最早抢滩的洋行商馆,均缩到内街了。 与到上海抢滩的洋行一样,最初秀港的洋行只有商行,而无银行。银 行的设置,须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依托,不可能到荒岛荒野展开融资、汇 兑业务。通常,银行总要比经济步伐晚半拍。 没有银行,并不等于没有金融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