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页)
张学辉是个挺可爱的人,他听得懂国语可是不会说,常常喜欢边说着粤语边卖弄自己的文学“修养”,难得可贵的是,他的那些成语用的都挺和适宜。
“你觉得查庸查先生怎么样?”
张学辉听后,做了个夸张的瞪眼动作,就像港剧里的男演员一样。
“哇,你说真的?很好啊,很合适,你们大陆也看查先生的?”
“那当然,我可是看查先生的长大的呢。”
不止,从八几年开始,根据查庸先生改编的电视剧就开始风靡大陆荧屏,老少咸宜,受到众多内地观众的喜爱。
张学辉想了想,“可以试一试,我有个朋友,现在在明报工作,或许可以请他引荐一下。”
《明报》是查先生五九年创办的,有趣的是,当初明报经营很不理想时,查先生正是通过连载才令明报销售蒸蒸日上。
既然嘉宾已经定了,剩下的就是邀请,这个工作就交给了张学辉。
很快,查先生那里传来了好消息,同意参加节目的录制,录制时间也直接敲定下来了。
“查先生非常随和,听我解说了咱们节目的性质后就同意了,我也向他介绍了你,说你是内地过来的主持人,之前在首都电视台工作过,他显得非常有兴致。”
查先生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祖籍江西婺源,其家为书香门第,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
他五岁入学,初中三年级就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高中的时候,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被其开除。
他二十岁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大量书籍。
抗战胜利后,查先生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四六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秋天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毕业后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五九年创立了《明报》一直至今。
节目开始前,欣然查询了不少查先生的资料信息,这也是访谈工作最最重要的一环。
如果作为主持人的她不了解嘉宾的人生经历、思想体系的话,那么她在跟嘉宾的沟通过程中,是无法跟嘉宾产生思想上产生共鸣的。
欣然把第一期节目的采访地点定在了半岛酒店,她想在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采访,开始前,摄制组已经在租用的小型宴会厅里做好了相关布置。
在约定时间到达前半小时,查先生到达了半岛酒店,欣然在酒店门口迎接了他的到来。
“你好,查先生,非常荣幸能够对您进行访问。”
“哪里哪里,这也是我的荣幸才对。”
就像张学辉说的一样,查先生为人非常随和,态度谦逊有礼,说话间让人如浴春风,但欣然知道,这些都源自于他的修养,是个彬彬有礼的绅士,而在思想上,他绝对是一个有棱有角的睿智老者。
一壶茶,两叠点心,一个茶几,两把椅子,加上背后的巨幅水墨画,这就是采访的画面。
“大家好,欢迎收看《名人启示录》,我是主持人欣然。”
“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武学界泰斗查庸先生作为我们首期节目的嘉宾,查先生,欢迎你。”
查先生对着摄像头微笑着点头。
“真的毫不夸张的说,我真的是看着查先生的长大的,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都在看查先生的,我就非常好好奇,也跟着长辈后面看,这一看就欲罢不能了,整个人都受到情节和人物的吸引,恨不得一夜就能把整部书看完,就觉得这个作者怎么能把武侠写得这么好,这么有意思呢。我当时以为查先生一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可您看,您现在还是精神矍铄,算起来,当初您写这些巨作的时候,也才三十多岁吧。”
查先生笑的很含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是,当时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开始的,根本没有怎么多想。”
说着,查先生开始回忆起了当初的情景。
“那是1955年,我在跟梁羽生、陈凡一起,在《大公报》当专栏作家,开始写第一本,《书剑恩仇录》。”
欣然静静的坐在一旁,面带微笑的听着,等查先生说完后,她笑着继续说,“我知道查先生是浙江嘉兴人,我小的时候在金陵长大,也去过嘉兴,感觉嘉兴这个地方,还是人才辈出的,有许多的文化名人,例如您,例如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