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第1/2 页)
“太子只是建议朝廷鼓励寡妇再嫁,又不是建议寡妇必须再嫁。你家小姨愿意守寡那就守着吧。”“听说太子这回是为了帮助楚军、洪家军烈士的遗属。东宫为此调查了几百家遗属的情况。”“我的亲戚就是洪家军的军士,他说内战洪家军死了至少四万人,洛城那边一下子出现无数的寡妇还有没有爹的小孩子,非常凄惨。”民间老百姓大部分都支持,反对的声音很少。跟民间相反的是富贵人家,特别是文官、清贵的大家族,这些人书读的越多,反倒越不以人为本,越迂腐陈旧。太傅慕容亦峰是支持周莫玄的提议,然而族里的几个老古董态度截然不同。他们逼着慕容亦峰在早朝必须反对,把慕容仪叫回族里,罚他跪了两个时辰,还派人去洛城调查奏折附的洪家军一百户烈士遗属的情况。后族的邹家反对,族里的几位长辈进宫向皇后进言,让她劝服周莫玄把奏折撤回来。便连江青云的母族秦家也反对,派嫡子去东宫把江青云骂了一顿。事情发酵了两天,已经闹到二百里外的洛城人都知道了。洪家军无数的烈士遗孀得知此事后,没想到东宫这么快就在朝堂上为她们发声,纷纷感激落泪。周琼蕊挺着大肚子去见十几位军官烈士遗孀,在得知她们的真实想法之后,请她们号召众位烈士遗孀写了万人书上报朝廷支持东宫。当几大家族联名上书就此事弹劾东宫时,众位烈士遗孀的万人书到了皇帝的手上。周莫玄高声道:“万人书就是民心。民心不可违!”江青云目光如刀,盯着这些反对的官员,喝道:“尔等睁大眼睛,看看这封万人书,上面有几千名洪家军烈士遗孀的手印。尔等的一句话就会让她们守寡终身,孤苦伶仃,让她们幼小的儿女没有父爱,让她们被坏人欺凌!”这还没完,各地的名士一个个跳出来写奏折反对此事,御书房的奏折堆积成山。紧接着早朝上,周莫玄陆续将楚王、洪郡公、燕王的亲笔奏折呈给皇帝。东宫得到民间、军方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军方的态度非常坚决。皇帝于二月底下旨昭告天下,一是朝廷鼓励寡妇再嫁,二是修改《大周律》,增加保护烈士遗属一条,三是烈士的儿子小时候不得改姓,长大后参加科考、参军、当衙役等优先。轰轰烈烈的寡妇再嫁就此落幕。国都、洛城、楚地的老百姓记住了东宫的太子,说他心地善良。然而,这件事东宫得罪了国都许多家族的老古董。大家族与文官的报复立竿见影。东宫想要安排赵册当兵部尚书一事落空,最终只得了一个正四品上的兵部侍郎。赵册在燕军时就是正四品上,这回等于是平调,并且他在燕军是主官,到了兵部上面还有兵部尚书压着,没有多大权力。东宫受挫,士气有些低沉,这个时候,在寡妇再嫁一事上面大力支持的司农向东宫伸出援助之手。司农向皇帝上奏折提议东宫可派官员到农司当副司农,最佳人选就是江青云。副司农的官职是正四品上。江青云本身的爵位长平伯,就是正四品上,然而副司农可是实职。从普通的农司官员到农司)从昆城至昌城路程三百多里,其中五分之三是山路,前人开山修路,但都是土路,道路狭窄,一下雨就遍地泥泞,不能走马车,汛期有时还会发生泥石流,道路直接不通。 749红砖大道和乡试李如意想修平整对马车、驴车、牛车损坏小的砖路。大周只有大的方块的青砖,这种砖造价高昂,只在各大城府的主路才有,目前还没有出现红砖。她便把造价低廉制作红砖的方子送给周景晨。可是修路是很大的事,哪怕是红砖,至少要花二十万两银子,另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此事周景晨同意,下面的众位官员多持不同意见。李如意为了能够说服众位官员,让周景晨派军队在一夜之间把从鲜花手工皂作坊至昆城城门的官道全部铺上了红砖。这段路约六里,全部铺上崭新红砖,道路扩宽至五丈,能并排行驶五辆马车,由于十分平整,马车行驶的速度很快,并且哪怕是承载重物的牛车也不会把红砖压碎,比原来的土路强十倍不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红砖官道一下子轰动全城,百姓蜂拥而来在这条官道上行走奔跑。事实胜于雄辩,众位官员一致同意从昆城至昌城修官道。李如意在议事厅对众位官员道:“想要富,必修路。昌城是仅次于国都的繁华大城府,它通向蜀地、江南各大城府,那些地方地洁人灵,寻常百姓都生活富足,只要我们把红砖官道修到了昌城,楚地至昌城乃至蜀地、江南的货流时间就缩短一半。楚地的各种水果、鲜花、鱼等等都可以卖到那些地方。”李如意在燕城时连燕王府的早堂都没有进去过,没有这么高的话语权。而在昆城却是随时可以参加楚王府的早堂,周景晨能听见她的话,她的话语权很高。她得到重视,自然就多给楚地出谋划策。阳春三月,皇帝登基后第一次开科考,大周国各地举行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