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我说了,跟我不用客气。今天,在这里,”叔叔说,“能够见到愿意潜下心来去翻一翻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的年青人,我想,我要比你高兴的多啊!”
“抱歉!那么,我可以理解为您愿意帮我了?”马家明说。
“不!我没有说帮你,更没有答应你。”叔叔说。
“……”
“我只是说,我们可以互相交流!”
“林先……啊,我想我还是叫您林叔吧!”他说,“您可真幽默!”说完他笑了起来。叔叔也乐了。爱笑的女子是可爱的,而爱笑的男子则是他们抱负和胸襟的象征。
“哈哈,再有幽默感也不是老了……好了,不说这些扫兴的话。那你能不能够浅谈一下你的研究发现。”叔叔想要从他的口中得到些什么。
从叔叔接下来的记录中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第一次会面很愉快。因为在接下来二人谈到了我国石雕艺术的发现情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一章
听到叔叔问起他的研究时,马家明显得很高兴,他以一种颇为自豪的语气说道:“在数千年前的尼国罗河畔,那些建立了庞大帝国的统治者们,他们选择了金字塔来作为他们共同的文化符号,在这上面涵蕴了这个复杂民族在历史上共同的记忆。与此同时,他们的政教领袖、法老和贵族,他们把自己的形像雕刻成巨大的雕塑,而它们比真人要大上十倍。这些人像雕塑庞大而阶级严密、一丝不苟的如同帝国的精神。他们或许是想要不朽,但是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在今天,没有人不为他们的那独一无二的冷峻、稳定,高居于台基之上的那种崇高美而心悦臣服。”
“嗯……”叔叔只是给了他一个鼻音。
“可是,为什么在同样拥有数千年文明的早期中国没有那样的雕塑呢?”
“我想你应该会注意到,而且会发现,在古埃及的人像雕塑中,他们选择了最为坚硬的花岗岩来作材料。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他们从最为原始的岁月之中残留下来的一种情愫,对于最初的记忆的眷恋。因为人类在最初的岁月之中是整日与石头为伍的。这种情愫不单单是在埃及是这样,在希腊、印度也一样存有。但是这种本该作为所有民族的一种精神延续的雕刻为什么没有在我国发展的像在它们那些地方一样精彩呢?这就是你想要问的吧?”
“是的!”
“其实,你应该发现,不单单是大型的石刻,在出土的那些明器之中就连‘俑’大多数不是泥塑就是木雕。这是因为,‘石头’,它作为一种材质,在脱离了石器时代之后,就被转化成为祭祀所用的‘玉’了。你知道,在这个星球之上,相对于其它的民族,我们这一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在身体上与西方人的那一种高大,威猛是不可相比的。搬动那些大块头是需要极大的力气的。我们的先人们似乎对于这种需要力气的活儿不太乐意去做。这一点从朱元璋为自己修造陵墓需要搬运一块无比巨大的石块,但是由于它太大了,竟然给弃置于不用上可以看出。所以,在我们的先人掌握了金属的铸造后,就把它们原本所占有的位置让位于那些被新近发现的材质。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半圆型残铜片,它在事后被证明为黄铜。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刀。后者被作为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叔叔说。“我不是想要说我国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到青铜时代的,而是想要你明白,在我们的先人们掌握新的技术时,他们把那些笨重的石块给弃置在了一旁。”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作为从那些巨大石洞中走出来的我们,对于石头的那一种最初的情愫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忘却的,因为它就而且将会永远的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于是,我们的先人从石头之中找到了其中最好的那一部分。也就是‘玉’石。在我们汉语词汇之中,把玉与石头二者相比喻为好与坏,贤与愚。”
“古人们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马家明说。
“这样,就有些士大夫常常在自己的腰上偑戴上一块玉石以示自己的高洁。屈原就曾把自己喻为不可污沾的美玉。”叔叔说。“大约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开始把这些从石头之中寻找出来的最为美好的一部分拿来美身,祭祀,殉葬等,而在距今5500——4000年的辽宁红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以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更证明了我们的先人把玉石作为了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圆形中空的玉壁,是他们升天通灵的祭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