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同时也就生活在了占有和强制的范围中。大部分子女在达到一定年龄后会不自觉抵制父母爱中的占有和抵制,可另一方面又要安抚父母的情绪,他们可能会选择一条跟父母期望完全不同的道路,然后在其他无关紧要的方面满足父母的要求。在这个过程里,子女的爱形成了一种固执。但是,抵制并不等于不需要,子女对父母的爱永远都有需求。这就不难想象,当子女步入恋爱关系的时候,也试图从伴侣的身上寻求父母之爱的影子,这也是他们对爱的初次印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对爱的初次印象是形成亚婚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居、拒绝婚姻、丁克等诸多亚婚姻状态都跟爱的初次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父母强烈的占有欲让你觉得爱是一种束缚,进而认为未来伴侣就是对你进行束缚的人,这样你会自然而然排斥婚姻,进入所谓的单身贵族之列。
说来说去,正是父母子女的不平等关系才滋生出许多爱的误差。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时候,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他们似乎有权利让子女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事,有权利对子女抱有期许,也有权介入子女的生活。这种优势让他们觉得子女永远长不大,永远只是个孩子。
这样一来,子女跟父母不可能做到平等,也让子女在以后处理恋爱或婚姻关系时产生同样的优越感而无法跟爱人平起平坐。于是,人们会发现,在实际恋爱关系中自己对爱情的期许会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往往就是缘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爱的初次印象,在脑袋里形成了爱的轮廓的结果。
当然,并非所有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关于爱的信息都是错误的。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孩子在逐渐成长的时候就会慢慢接受角色的转换,承担起另一个角色该承担起的责任和义务,慢慢与父母分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对父母的庇护和宠爱并没有强烈的需求,他们懂得何时何地该承受怎样的压力和困苦,更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与恋人之间的关系。这部分人对爱的初次印象,基本上是责任与权利的双方面担当,不会轻易产生对完美爱情的期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爱的轮廓(3)
然而,当一个人无法从父母的宠爱和庇护下健康脱离,就可能产生向恋人无限制索要的情况,因为那就是他眼中的完美爱情。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常年躲在母亲羽翼下的男人可能会找一个充满母性的妻子,以便顺延他所需求的母爱;一个缺少父爱的女人,可能希望她的另一半能像父亲一样宠溺她,以满足对父爱的需求。这些其实都是父母从小对孩子无形中传导的爱的形象,让他们对所谓的完美爱情产生了向往。
看到这,也许很多父母会愤慨,难道我们对孩子的爱到头来竟然变成了错误?亲爱的父母们,你们不必暴跳如雷,没人在指责你们的爱,这个世界上没人有权利对你们的爱说三道四。这里要说的,是爱需要一种正确的解释,或者说是一种有效的引导。
父母总是会对孩子说“你要知道,我们很爱你”,然后便在日常生活中用过分宠爱、占有、强制等方式去爱他,并不对此加以解释,他就无法区分父母之爱和伴侣之爱。不要困惑为什么要解释和引导,因为孩子需要了解“为什么爱”。
是的,就是“为什么爱”?父母为什么爱孩子,这看似是个愚蠢的问题,但这却至关重要,决定着孩子将来抱着怎样的态度去爱别人。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父母,你们为什么爱我。这似乎是个不需要问的傻问题,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认为父母的爱天经地义,这就容易让年幼的孩子认为所有的爱都是如此,不必刨根问底,不必知道原因。大概没有父母想过,我们为什么爱孩子,我们把爱赋予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他从中感知或学习到什么。这些都被人们忽视了。于是,孩子必须接受所有来自父母的爱,不管是宠爱、强制还是占有,都无法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会把爱情想象成一种不平衡的感情,因为他们从出生就在接受不平衡的爱。所谓不平衡的爱,就是忽略了平等,一旦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简单概括成照顾和被照顾,那结果自然是强势者去照顾弱小者。
可是,爱情本身并非如此简单。难道你遇到一个处处不如你的人,你对他/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就是爱情?也许对方会认为你是在侮辱他/她,是在嘲笑他/她的无能。可是对于这一切,你并不知道,因为从小,你的父母就给了你同样强势的爱。
当然,现实中情况并非太糟糕。在健康家庭中成长的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