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叫什么谁也想不起来了,反正是日本名字。1966 年红卫兵运动崛起时,北京的大学、重点中学,都有外国留学生。这些外国学生也不可避免 地卷入了文革。在北大附中读初二的杜卫东表现得比他的中国同学还要激进,他把自己的日 本名字给改了,叫做〃杜卫东〃,意思自然是要保卫毛泽东了,他很执着,不管毛泽东
是 否需要他保卫,反正他是打算保卫到底了。
文革开始后,杜卫东也和中国的红卫兵一起造起反来。不知为什么,他莫名奇妙地把自己也 划为〃干部子弟〃,愣说他爸爸享受司局级的待遇,勉强也算是〃高干〃。老红卫兵的历 次活动他都参加了,成立红卫兵纠察队,以〃联动〃的名义冲击公安部等。
大串连开始后,他联络了几个日本孩子,也扛了面红旗徒步去〃长征〃。在延安枣园,杜卫 东向接待方提出,他们是日本左派,是来中国取经的,回去就准备在东京进行武装起义,推 翻日本反动派的统治,在未来的战斗中,他们可能会牺牲,在牺牲之前他想在毛主席住过的 窑洞里睡了一夜。对于一个马上就要牺牲的人来说,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接待方同意了他 的要求。但由于有这类要求的外国人太多,所以做了一些限制,每人只能在毛主席住过的窑 洞里睡两个小时,杜卫东睡了两个小时还觉得不过瘾,又花了两天时间排队,再度体验了一 次毛主席住窑洞的峥嵘岁月。从延安出来,他们又徒步〃长征〃去了韶山,他神情肃穆地对 身边的几个日本哥们儿说:〃如果毛主席当年不走出韶山去革命,中国还像今天的日本一样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这都是杜卫东六六、六七这两年的表现,他是个喜欢跟潮流的人,既然杜卫东也属于 〃 老兵〃圈子里的人,那〃老兵〃们干什么杜卫东当然也干什么,时间进入1968年,当年的老 红卫兵们在政治上早已失势,他们心灰意冷地远离了政治,干起了打架拍婆子的勾当。此时 的杜卫东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也弄了身将校呢穿上,他父亲杜源平五郎的工作关系归外国专 家局管理,于是杜卫东也象北京大院里的孩子一样,对外交谈时总要有个归属问题,所以他 自称是〃外交部的〃,也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玩主。
钟跃民有时碰见杜卫东就拿他开心∶〃卫东,你丫怎么还没走?〃
杜卫东说∶〃我他妈走哪儿去?〃
钟跃民说∶〃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咱们那东京武装暴动的计划可是两年前就制定好了,怎 么现在还没动静?要都象你这样磨磨蹭蹭,世界革命还干不干了?咱不是最后还要到美国打 白宫么?〃
杜卫东说∶〃狗屁,那不是两年前的作战计划么?早他妈改戏啦,攻打东京那样的大城市, 咱们的力量够吗?这分明是左倾盲动主义,万一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损失算谁的?咱还是得走 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世界革命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儿,着什么急呀,我现在的工作性质变 了,主要是发动群众,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
这些套话都是从当时的广播中学来的,成了钟跃民等人穷开心的语言。
杜卫东到底是大和民族的种儿,打起架来心毒手狠,骨子里有种嗜血的渴望,他和钟跃民合 伙打过几次群架,杜卫东总是带着刀子,出手便见血。钟跃民从杜卫东身上体会到老爸当年 和日本鬼子打仗的确很不容易,这小鬼子真是挺强悍的,难怪当年战争打了八年才惨胜。
冰场的一角,两伙青年正准备进行一场厮杀,冰场的各个角落仍然有人流涌向这里,人越聚 越多。
杜卫东穿着一件黄呢子军装上衣,他最近喜欢剃光头,大冬天的故意光着刮得泛青的脑袋, 显得很是与众不同,他正和一个穿棉军大衣的青年在对峙。
穿军大衣的青年从袖子里掣出了一柄日本军用刺刀,刺刀在水银灯下闪着寒光,他沉着地提 刀在手问:〃哥们儿怎么称呼?〃
杜卫东接过手下人递来的一把斧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外交部杜卫东,你呢?也报报名嘛。 〃
那青年笑了笑说:〃和平里的,人称'地雷'。〃
杜卫东嘲讽地说:〃绰号倒挺唬人的,干吗不叫原子弹?〃
地雷冷冷地回答:〃哪儿这么多废话?咱是单练呢还是一齐上?〃
〃随便,我奉陪就是。〃
钟跃民带着袁军等人从圈子外面挤进人群,杜卫东微笑着向他点点头打招乎∶〃跃民,咱们 可有日子没见了,你丫最近忙什么呢?〃
钟跃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