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1/4 页)
常�笔痹谑澜缟瞎婺E琶�谌�姆ü�骄�ň�庸婺5谝晃�樟��诙�侵谢���诓坏桨敫鲈卤惚坏戮�沟谆靼堋�
苏联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资料并不全面,分析结果认为法国的崩溃是因为过度依靠战线防守而缺乏装甲部队支援所造成的。苏联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战术,改采将步兵部队集中为大规模机动队伍的战术。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个庞大的机械化军团,宣称这样一来每个军团都会比德军的装甲军大(不过直到战争爆发很少有军团达成这种规模)。
苏联所预测的情况是:一旦德国发起攻击,德军先锋的装甲部队便会被机械化军团所切断和歼灭,接着机械化军团会和步兵部队一同歼灭剩余的德军步兵。而南方的乌克兰地区则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准备在战争爆发后对德军进行战略包围。在摧毁德军南方集团军后则朝北攻占波兰,包围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包围圈里的德军不久后就会被彻底歼灭,如此一来纳粹德国将必败无疑。
尽管苏联准备了很多,但德国方面哪里会像苏联预计的那样进行进攻。僵硬的战争准备机制,让德国人钻了很大的空子。
其实,斯大林还是很有想法的,他也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苏联的战略中心还是在欧洲,他的眼光也一直放在欧洲。不然斯大林也不会把一半的装甲力量放在欧洲前线。
斯大林的计划是先让希特勒与欧洲各国自相残杀之后,再由苏联大幅侵略欧洲。当年,斯大林是依据此一长远计划下才跟希特勒进行合作,这两年红军的扩军和备战都显示他正在准备“解放欧洲”。将欧洲版图纳入红色政权的范围内。
并且苏联甚至有了多份计划,其中有一份是朱可夫策划的。计划中包含了秘密的红军动员,以训练为借口在边界大量部属军队,以期在攻击开始之后切断德国与其盟国如罗马尼亚的连结,借此中断德国的石油供给。
然而这些都是斯大林的臆想,当战争来临时,这一切的准备都成了花花架子。
轴心国选在6月22日的早上4点45分展开攻势,也就是汉京时间上午10点45分。在中华国防部众多将领的见证下,这场大战役终于打响。
进攻一开始,德国的五万多门大炮脱下了伪装的炮衣,近三百万德军等待着进攻的命令。凌晨四点半,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下达了向苏联进攻的命令。
霎时,静谧的黎明被千万发炮弹的爆炸声撕裂,德军的2000架飞机像乌云一样压向苏军的阵地,炸弹如雨点般降落下来,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在睡梦中死去。面对德国突如其来的猛烈轰炸和炮击,苏军一时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到当天中午,苏军就失去了一千多架飞机,其中有绝大部分是在机场上尚未起飞就被炸毁的。
到傍晚时分,德军的坦克部队已经向苏联境内推进了五十公里。直到当天晚上7点,苏联才正式下令向入侵的德军开火。偷袭获得成功后,德军动用了大部分准备好的兵力,其中的一百九十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舰艇(非主力舰,很多炮艇加上驱逐舰巡洋舰),从波罗的海到黑海1。5公里的战线上,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
德军兵分三路,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和列宁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路夺取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此时形势对于苏联来说十分险恶。北路德军在18天内深入苏联腹部五百公里。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希特勒得意忘形的向所有人说:“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下来。
不过。在战争一开始,就给德国出了一个难题。要计算出双方双方在这个阶段的特定地区部队分布相当困难,因为大多数德军的名单都包括许多还未参战的后备军人,同样的两方在力量上的对比也很难有效计算。合理的计算是约有260万德军在6月22日进入作战状态,而他们所面对的苏联军区也有差不多数量的红军军队。
德军的突袭还是收到完全的效果,虽然苏联指挥部在收到德军部队逼近的报告后即在凌晨0点30分对边界部队发出警告,但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队展开备战。
而斯大林对德军侵略的消息吓呆了,并且直到一两个礼拜后的7月3日才正式对全国发表声明。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行动起来,坚决同法西斯斗争,苏联卫国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突袭带给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