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页)
被抄家了,如今各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村里的小学也在建造,以后就不用担心娃不识字,怕他们一辈子出不了头。如果没有现在的政府,或许他们还在过着以前浑浑噩噩的日子,有上顿没有下顿。他们不是知恩不报的人,只是出把子力气而已,都是穷苦农民出现,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虽然很多人都不要工钱,但工兵们并没有收回那些钱,在修好路后,这些钱都相继出现在他们的家里。看到坐着卡车远去的工兵,很多想把钱再拿回去的百姓,也只能无奈放弃。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四个月过去了,中华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整个中华开始爆发出他的力量,有了万众一心的百姓,加上后面庞大的水泥生产能力的支持,这个全国公路网建设计划,完全不需要五年来做。
陈绍粗略看了下几个月来大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上给出的数据,陈绍很满意,道路事关国家大计,必须要执行好。陈绍也从这份报告中感受到一种温馨,这个民族很好,很亲切。这十几年艰辛的奋斗史,陈绍在这一刻完全忘却了以前的幸苦,因为这一切都值了。
从中陈绍也感觉到一种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就是力量。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百姓的积极参与,现在这份报告绝对不会如此完美。各种建造速度,完全超出了陈绍的预料,所有预定的工期基本上都缩短的三分之一,有甚者还缩短了一半。当中还出现许多人一天完工后直接跑掉,根本不要工钱。
看完报告后,陈绍在后面批示道:“每个来帮忙的百姓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并且负责三餐。对那些不要工钱的百姓也不要强求,吩咐各地区官员详细记录下来,以后有困难再给予帮助。”
对那些真心为国的百姓,陈绍也会拿出真心去对待他们。
随后陈绍又拿起一份报告看了起来。
几十万的日本人并没有空闲下来,也参与了大建设。还是哪里有危险路段,哪里就会出现日本人的身影。他们被士兵一路押送,奔跑在中华大地上。面对冰冷的枪口,他们也只能摸摸的忍受下来,这半年来,不是没有人逃跑过,可最终都被子弹撕碎。并且还采取了连坐制度,二十个人被分成一组,只要一组中有人逃跑,那全组都必须受到制裁。制裁,对这些日本人来说,就等于是死亡。所以到后来很多日本人都变得很乖,互相监督,除非是整组一起大逃亡。现在虽然累了点,但好歹也饿不死,能活下去一天算是一天,很多人都已经认命了。
对那些日本娘们,负责看守的士兵也没有手下留情,该干活还是要干活,重活干不了,那就做轻点的。反正是不会让他们有太多的休息时间。
劳动只是初期的,等陈绍什么时候心情好点了,还要进行审判了,现在法院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审理这些外国犯人的临时部门。人数有点多,要准备很多材料,就算是要审判,也只能先审判一半。而且陈绍也不急在一时,多让他们干点活,赎赎罪。
至于那些英法两国商人和在华英法国民,陈绍并没有强压他们去修路。因为他们还有另外的工作,那就是修建中华帝国历史博物馆。这里将会收录英法送回的珍贵文物,当然,国内那些仅余下的皇家文物以后也会出现那里面,每天都会开放,以供世人瞻仰。
英法当初还一直抗议来着,只是陈绍一直都没有理会。而是拿出一大堆犯罪的证据,堵住他们的抗议声,在这件事情上,中华再一次站到了道德点上。英法也只能不断的安抚国内的民众,那些证据不但有人证物证,还有大量的情节,完全可以概括成一部英法公民犯罪史。英法再一次落下了面皮,只是这次世界各国除德国外其他的国家都没有笑,他们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要不是中华不想引起众怒,或许他们的许多国民也和英法国民一样,现在正在修建博物馆呢!
不过这也促使了一件事的前进步伐,华盛顿海军条约在昆仑山级战列舰出来后,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本来美国还想改下合约就行,只不过这次其他四国并没有同意,而是直接希望合约就此结束。这件事也扯了几个月,英法日三国沆瀣一气,美国坚持了几个月,最终也只能无奈的撕毁合约。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结束,预示着新的海军竞赛即将展开。
陈绍看完这小报告后,嘴角微微一翘嘀咕道:“真不知道当他们都在建造军舰时发现没有钱了,会是何种场面。”
第二百零八章 印尼华人
东南亚的华人问题既由来已久有又相当普遍,而其中拥有600万之众华人的印尼是华人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