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页)
了自己下落寄来的信件?
为了急于得出答案,他便立刻将里面的包裹打开,结果发现是一个日记本,上面写的名字自己似曾相识——秦瑞哲。
这竟然是曾祖父的弟弟的日记本!秦箫此时有些心中乱颤,他似乎意识到,有人在暗中帮助他:本来他是知道祖爷爷秦志鸿是有两个儿子的,可是后来读家谱的时候,却不见这个秦瑞哲长辈的讯息,而且族谱的纪实中,彻底少了一部分记录。然而此时此刻,这个神秘消失的长辈的日记却神奇般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仿佛冥冥之中,自由上天安排,一样,让这个消失的人再回来。
另外,整个日记本,还付着一封写的歪歪扭扭字像出自孩子手笔的信。秦箫又撕开信封,读到:
先讲祖上遗物赠上,近期拜访。
秦箫明白,看来是对方害怕自己不见,活着故意躲掉,而先将这东西送来,意思是要自己心中有疑惑,必定会留下来等他们。但是秦箫此时此刻就已经决定,此人非见不可,哪怕是张家的阴谋,他也要涉险才行。
于是秦箫也不含糊,就把日记翻看起来,一看才知道,这便是秦家的那个叫秦瑞明的长辈的经历,他忽然想起爷爷在临终前曾经说过,曾有秦家的旁支来找他,就是一个娇秦羽翔的人,说是要开发七灵花散,然后找张家复仇,最后爷爷拒绝了,不久听说这个秦羽翔也就谢世了。而爷爷秦羽汉最后也因为没有保护好孙子而愧疚死去,秦箫知道了秦家以前的经历后,也发誓要报仇。如今竟然有人把秦瑞哲的日记送上,那不是秦家在美国的后人,也定是秦羽翔嘱咐来帮助自己的。
想到这里,他心中宽慰了不少,于是静下心来读这个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的曾祖叔父秦瑞哲的日记。
公元1930年,也就是民国十九年,此时中国的大地上,虽然经过了北伐战争,但是依旧是派别林立,军阀混战,东北,西北,广西依旧是貌合神离,委员长却一直忙着剿匪。
此时,一个青年带着行李从青屿下了船,他在国外留学两年,回到了故乡。这个荣归故里的青年就是秦瑞哲,秦志鸿的二儿子。秦瑞哲到了青屿,直接坐火车到了博水,然后再坐车到了河东村。
到了家之后,秦志鸿十分欣喜,立刻让瑞泽堂全体休假一天,大摆宴席,庆祝儿子回来。父亲秦志鸿和大哥秦瑞明问起了秦瑞哲在美国的求学生涯,秦瑞哲侃侃而谈,兴奋异常,他讲述了诸多在加州时候的奇闻异事,父兄听了也是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一顿午饭经吃到了下午三点。
然而此时,一个行政官员却来到了秦家,秦志鸿和秦瑞明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秦瑞哲却认了出来,正是比自己高一年的学哥王经年。王经年的到来让秦瑞哲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当年在异乡的老乡竟然在自己回家的当天来欢迎他。
不过王经年来看秦瑞哲不只是来给他接风,他来带来了一张任命状,那就是请他到博水一所女子高中任教,所教科目就是化学和外语。
秦志鸿更是兴高采烈,他没想到他们秦家能有人成为先生,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境况来看,在学校当教师可以说是人人敬仰的职业。从薪水上讲,一个警察局长的月薪在三十到三十五块大洋之间,而手下的巡警月薪不到十块,而当时仅仅是一个小学教师的薪水就在六十块大洋之上。如果从物价上讲,当时一座京城最好的四合院在三百块大洋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半年的工资就可以买一处京城最好位置的四合院而有余。——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想象!
在家中带了一周之后,秦瑞哲就收拾行囊道博水女子中学报道去了。这次虽说也是背井离乡,一周最多也就能回家一次,可是对他来说,却没有那种离乡的感觉,因为跨越重洋的千里之遥喝着几十里的山路不可同日而语,而这种距离的缩短也使得人心中的距离按照原比例降到了几乎不存在了。
说来也巧,河东村的许文德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是许靖国,小女儿叫许妙兰,需经过自然跟着秦瑞明平日里处理瑞泽堂中的事宜,而小女儿,许文德十分疼爱。他也知道不读书没出息的命运,于是就让靖国和妙兰转一直在校读书,而许靖国却从小不喜欢读书,于是没有上国中就跟着秦家经营药堂了,而小女儿许妙兰却成绩优异,于是父亲许文德就一直供她读书,如今却也是在博水女子中学就读了。
女子中学的课程多事文科艺术类的,理工类极少,所以秦瑞明到了博水女子中学之后,也就主要以英语为主,偶尔涉及到理工类的时候,他就负责了全年级的理工类课程,当然也只是普通涉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