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目的,也是为了拯救被套牢的股票。否则的话,弄再多的资金又有何用?
利益三方自然是各取所需,为了各自的利益才走到了一起。不过对于大家来说,谁都是各怀心计。心里也都非常清楚,尽管有了白纸黑字的协议,也未必就可以真正保护自己这一方的利益。但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却受到了媒体的极力推崇。认为该方案不管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但保公司,亦或是孟振荣的投资公司,似乎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最佳选择。立即吸引了业界同行的目光,并被誉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尽所长、共同发展的崭新利益联盟模式。一段时间,慕名学习的有之,考察调研的有之,弄得孟振荣差一点是应接不暇,只好让王卿萍帮助自己去应付了。
在媒体一致叫好的溢美之辞的颂扬之下,在同行异口同声的追捧之下,孟振荣又开始飘飘然起来。但在内心深处,莫名的压力也在由然而生。实际上,这一系列的赞誉,也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对孟振荣来说,这无形的压力和代价,就是这次绝对是只能进,不能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孟振荣的理解就是要盈利,而且还不能是小盈,必须得是大盈才能说得过去,才能算是有所交代。既然是以赚钱多少来决定成功的与否,孟振荣觉得就更不能受协议的约束,将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尤其是把资金交给基金去打理,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的手上。即使可以赚大钱,也算不上是他孟振荣的本事。何况能否赚钱也还是个问题,万一弄不好的话,连被套的股票也没指望了,到头来是两头都遭殃,这是孟振荣最不愿意见到的状况。考虑再三,孟振荣决定将协议规定的资金用途自行变更。反正大家对此早已经是心照不宣,只要是不出事,什么都好说。
不过,人算毕竟不如天算,孟振荣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如愿。二亿多元的资金,在一个已经走向熊途之路的市场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孟振荣总是以为市场是以资金实力为决定力量的,但孟振荣却没有意识到,或者是根本不愿意检讨自己的思路,与市场的趋势作对,归根结底都是自取灭亡。一种情况是,尽管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资金实力再雄厚,也不可能大到可以将整个市场给控制住的程度。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假设的确有人具有控制市场的资金实力,并将市场上的筹码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收集筹码并不是操纵股票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股票抛售出去才行。在一个没有博弈对手的市场之中,庄家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自弹自唱而已,大不了也就是纸上富贵罢了。
孟振荣把钱全部投到了二只套牢的股票上了,但却告诉上市公司老总和担保公司老总,他已经按照与他们签署的协议,将钱全部买成了某只开放式基金。刚开始的时候,二位老总均感到异常的欣慰。特别是在大盘一路走弱的情况之下,没有将资金投入到股票上,而是买进了较为稳妥的基金,至少可以使他们大大地减少了精神上的负担。但随着大盘的持续下跌,基金的基本面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少基金的净值也开始纷纷跌破面值。
基金开始跌破面值,这可是担保公司老总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担保公司老总计算了一下,一旦基金每跌破面值一分钱,自己就要赔偿三百万元。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得将老底子给搭进去了。见到这种情景,足足让他大半年时间里是每日如坐针毡,天天盯着那翻红翻绿的电脑,眼睁睁看着一只又一只的基金前赴后继地跌破面值。整个人是吃不好,睡不香,光肉就掉了二十斤。整个人如同着了魔一般,天天里就是心惊肉跳、不堪回首。好在苍天有眼,没让孟振荣宣称购买的那只基金也跌破面值,总算让担保公司老总松了一口气。除了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各项费用以外,每一元还获得了一分钱的投资回报。尽管这点回报实在是少的可怜,但总比亏损要强多了。担保公司老总还不断地在盘算着,这来之不易的一点点的收益,好歹能有个一百八十万元,这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也总算是没有白费。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多少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三亿元的资金,一共可以获得九百万元的投资回报,在跟孟振荣以六、四比率分成,也就是五百四十万元,一年才获得百分之零点六的投资回报,比放在银行或买国库券的年收益还要差一大截。上市公司老总对于市场的跌势到是一点也不在乎,毕竟已经有担保公司为自己的资产做了全额的担保,亏损部分由担保公司赔偿。可是如此少的投资回报,却让上市公司老总耿耿于怀,谁叫自己是财迷心窍,一心想赚快钱,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是自认倒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