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页)
青春偶像的一个重要法则,那就是活力。
漫画这东西无论主人公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他肯定是充满了活力的,而这种活力正是现代年轻人所不具备的。所以,与其说那些粉丝们在支持长得象漫画式的选手,莫若说他们在支持一种活力。正因为支持的是一种活力,所以粉丝们的热情也就都释放出来了,也体显在积极的参与中,这也就是此次超女极受欢迎的一种观众心理。
只要年轻,每个人都有可能具有非常的活力,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个青春偶像,即便成为不了这青春偶像,在这样的活动中释放一下自己平时有些遗忘的活力,也是对青春的一种赞美。
所以说,青春偶象的诞生并不是十分的困难,困难的是充满活力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而让年轻的参赛选手能够充分释放自己活力,让所有观众在电视下也能张扬着自己的热情的栏目则更是少得可怜,超女运动则切切实实地成为一个骄傲。
随便说一句,湖南卫视此次造星运动十分成功,但以中国的惯例,一堆跟风之作势在难免了,就连媒介巨头央视也装模作样了起来。内陆的确有青春偶像诞生的基础,但良好的运作机制则是保证成功的绝对条件,否则偶像的诞生绝不会象春笋一样令人兴奋,反而一个个盲目的举措将会让偶像扼杀在摇篮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韩兮
2005…9…8于通县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康熙来了》:难道不是拿恶俗当有趣吗?
李敖,吴宗宪和上流美,这是最近网上传得最火的三期《康熙来了》。
《康熙来了》是台湾的一个访谈节目,由小S与蔡康永共同主持,可能是由于年岁的问题,我也是最近才听说的,抱着好奇的心,看了一下据说最有趣的三集。
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访谈节目可以办成这样,是不是做秀我就不好说了,但做秀做到如此恶俗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后来听说台湾的许多节目都是这种风格,再看到网上流传得如此之广,我真有些怀疑自己脱离社会已经许多年了。
在我印象中,访谈节目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名人访谈,一种是针对某件事的当事人访谈。至于后一种,主要让观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事人处在那种环境中的心理。带有纪实性质,确切地说,那是社会报道的一种类型。
第一种名人访谈是让观众更了解一个名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等。《康熙来了》显然属于第一种,所以选的都是名人,文学大师李敖,主持人吴宗宪还有上流社会的许纯美。
一般来说,人们对名人的关心分两种,一是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原因,就是观众想知道他的奋斗过程,二是名人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七情六欲,这一点与常人无异,换句话说,观众想知道走下神坛的名人是什么样子。
关于这两点,一般的访谈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他们更注意后一种,即是名人也是普通人。
这种心理大概来自于一种潜意识的寻求平衡的心态。所以只要一个名人肯说的话,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将这个做到极致,恐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普通人有隐私,名人也有,一味地挖掘隐私恐怕迎合的就不是仅仅寻求平衡的心理,更带有一丝仇视与偷窥的心理。
很不幸,《康熙来了》就是这样的一档节目。
先说李敖吧,本人一直以来很佩服的人,但没有想到看了这期访谈后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李先生是一个嫖客。说实话,文人*到底应不应该,这并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李敖*多情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也不是很关心。
但*与下流之间只是一面墙而已,小S与蔡康永的作用就是将这面墙推倒。个人认为,他们做到了。
首先,小S以一个坐台小姐的姿态在节目中处处尽显勾引之能事,李老先生也真不争气,一双色迷迷的眼睛也到处瞟来瞄去的。
然后,所有的访谈就离不开李先生的桃花艳遇,包括那些请来的嘉宾也是推波助澜。
整个节目不仅仅八卦,更充满了一股气暖昧的味道,只是可怜了一个刚做完手术的老先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于李敖先生文学上的成就,寥寥几语带过,根本就不值一提。
再说吴宗宪,说实话,这个人偶向来不喜欢,至于为什么本人却也说不太清楚,但看过《康熙来了》,我似乎可以找到点答案。
吴宗宪的节目零散地也瞟过几眼,总体感觉是没什么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