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更多更新请关注。abada《惜春纪》作者:安意如
内容简介: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
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
惜春被指配给冯紫英,这是一个极为妙绝的搭配。倘若仅仅只是如此,那了不得是个爱情故事的敷衍罢了,算不得稀奇,这样的惜春又哪里算得出彩?但是《惜春记》却不同,这里的四丫头是极出彩的,就算是冯紫英上场,与她同台对手,也抢不走四丫头的半点戏分。此中亦有红楼中其他人出场,也只是叫她更加立体,更加的精彩。
作者简介:
安意如:
以古典诗词研读见长的80后作家,2005年出版《看张?爱玲画语》,获得好评。其后开始写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惜春纪》。。。。。。
精彩书评: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惜春纪》里的惜春,比《红楼梦》里的惜春更加本色,但《惜春纪》却的确不是《红楼梦》,在这里,惜春做着一场比红楼之梦更繁更空的梦。
第一次看安意如的书,是这本《惜春纪》,说实话,书捧在手里的时候,依然有些惴惴,其一,红楼一书,说者甚多,乃至成就红学一门。众人各有各的读法,各有各的考证,最终依旧雾里看花。而意如眼里的惜春,又会是如何一派春色?其二,书之封面设计,印刷,应是皆显作者对书之定位,而眼前这本惜春纪,从纸张到封面,不甚心喜,于是,不禁替古人担忧,怕是内容也让人失望之极。其三,更因是第一次看意如的书,既有失望之担心,更怕从此没了兴趣,人生岂非又少一件乐事。综三所述,惴惴。
好在的事情,是书捧上手之后,就已不舍,单是穆鸿逸先生所题的序言………《山水横拖千里外》,已是精彩,让人顿萌一气读完之念头。
说说内容吧,抛开红楼原书,且不谈惜春被设置成为可卿之女的可行性有多少,年龄是否合适,单纯地只是将这个故事看做红楼的一个衍生,一个失落在红楼里的爱情故事,而女主角恰好叫了惜春而已。意如是深读了红楼的,字里行间,把整部红楼的人物心理刻画至深,让千年前的故事,在思绪里再一次宛转绵延。
序言:山水横拖千里外
一直很喜欢惜春的这句诗:“山水横拖千里外。”
这一横一拖,实在比不上摩诘孤烟之直与易安西风之卷,但两字合在一起,却传达出了极强的画意:既有山水铺展延绵之感,又有执笔飞扫之味,创作动作与景色夸张同时兼具,实是妙笔——而意如写惜春,也用了一笔横拖,把那非山非水的一片云雾缭绕,平移到了另一个文本之内,是千里,也是咫尺。
细细品来,《惜春纪》实在不是《红楼梦》的续书,这只是一本关于惜春的书,若要强烈攀搭,也只算得是红楼非主演的一次走穴或是加班而已——同样的舞台灯光,同样的服装道具,同样的四丫头的本色出演,所不同的,只是她手中的剧本,已经不是她烂熟于心的《红楼梦》,而是无法预计也无法重拍的一个本子——生活中,我们叫它无常。
惜春被指配给冯紫英,这是一个极为妙绝的搭配,仿佛是红楼文本特地留给意如的线索,它知道这个小小的遗物在这个丫头手里会有非比寻常的作用。细思几番,惜春真的也只能配给冯紫英了:惜春是贾珍的妹妹,冯紫英是贾珍的朋友,他们的交集仿佛在很久以前就顺理成章地存在了,只是藏得极为僻秘,无人窥见而已。
倘若仅仅只是如此,那了不得是个爱情故事的敷衍罢了,算不得稀奇,这样的惜春又哪里算得出彩?但是《惜春纪》却不同,这里的四丫头是极出彩的,就算是冯紫英上场,与她同台对手,也抢不走四丫头的半点戏份。此中亦有红楼中其他人出场,也只是叫她更加立体,更加精彩。
《红楼梦》里的惜春好似夜里受风的太湖石,冷得空洞且没有情分,而在《惜春纪》里,四丫头虽依然是红楼里那个冷姑娘,但却冷得有形有质,看得到的丝丝冷气,触得着的伤心刺骨,不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