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没一年,就生下了皇子,谁知,自那之后,皇帝就再也没有踏进过他母妃的院子一步。于是,他母妃就将这件事怪罪于小小的他,以至于他养成了比较怯懦的性格,那年,他才九岁,玩耍时不经意间路过东宫,轻轻一瞥,就看到了一个穿着龙袍的男人教一个少年练习剑术,赵恒认得,那个男人,是他的父皇。从此,赵恒就恨上了少年,自幼长于东宫的太子赵文。这种恨意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许,是因为过于嫉妒才会恨的吧!赵恒年纪渐长,也知道皇位与自己无缘,原本是真的不抱希望的,但是,有人告诉自己,只要除掉了六皇子,再想办法把太子拉下马,到时候,作为唯一一位在京中的皇子,皇位唾手可得。于是,他暗中怂恿了六皇子,借他的手除了兵部尚书,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太子赵文的报复可是相当的快,于是他安安静静的等了一段时间,等到觉得风声过了,他找到了太子赵文的死对头蔡政,想要拉拢他,赵恒有这个自信,蔡家人在后宫没有妃子,只要将他拉拢来,凭他对赵文的恨意,定会尽心竭力辅佐自己。赵恒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想,可惜,他不知道,在他走后,蔡政就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详细的汇报给了赵文。
赵文聚集起自己的谋士,然后将密报摔在桌子上:“想不到,这个老七,平时不怎样,背后到还是有些手段,这次他将主意打到了蔡政的身上,这个人,留不得了。”坐在赵文身边的人将密报来回传,看了一遍,赵文自幼的伴读贾云说道:“太子,这件事有些蹊跷,这个七皇子,属下曾经与他打过交道,不像是有这般心机的人。而且,他若真的聪明,六皇子出事之后,就应该避嫌,而不是赶紧拉拢人。”赵文不以为意,皇家的人,有几个没有心机的,赵恒的心思,赵文多半也能猜的一些,恐怕自己的这个皇弟应该是等不及了呢,也是,除了老六,再除了自己,皇位就应该是他的了,做这些事,也不为过。赵文最后直接拍板:“行了,这件事就这样了,无论如何,老七是起了反心的,留不得,想办法除了。”两个月后,七皇子谋逆未成,自杀于府,牵连多位高官,一时之间,朝臣人人自危,太子党一党独大,几乎霸占整个朝堂。
冷宫里,楚天佑冲好一杯茶水,端给赵毅。赵毅接过,放下来:“楚天佑,朕最喜欢你的一点就是你从来直来直去,不会给朕打马虎眼。朕问你,你到底安排了多少人?”楚天佑轻轻抿一口茶水:“陛下所说的,应该是农民暴动的事情吧?坦白讲,只要我一日不完好的出宫,这种暴动就一日不会停止,我说过,这种事情会愈演愈烈。”赵毅想到今早来的密报,叹口气:“好,朕就答应你,放你走,但是你要即刻命令他们停止行动。”楚天佑摇摇头:“没用的,我说过,我必须完好的走出皇宫,否则,即便有我的命令在。他们也不会听的。”赵毅忍了又忍:“好,朕即刻放你出宫。”楚天佑随即放下茶杯,对赵毅拱手一礼,随即出宫,几个身手之后,人已经不见了,赵毅望着楚天佑离开的方向良久,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个明知是错,依旧还会做的错误。
却说楚天佑这里方才离开皇宫,在宫外守候已久的手下前来接应,本想引他前去与赵羽会和,却不曾想楚天佑摇头不语,对他低头吩咐了几句,就离开了。那人只好回到赵羽的身边。对赵羽说道:“爷,公子已经安全的出来了,让您放心。”赵羽点点头。问:“天佑可还让你带什么话?”那人摇头不语。赵羽也不再为难他,挥挥手,让来人退下了。赵羽习惯性的拿起腰间的玉佩细细的摩挲,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现在的天佑恐怕已经在回江南的路上了。
江南冯政府邸,书房。
“公子,您终于回来了!”冯政看着眼前长身玉立的身影,分外激动,天知道,当初宫中的消息传来时,急坏了江南的一干人众,却不曾想,刚刚进入书房,就见人安然无恙的站在那里。当年冯政还年轻,有个青梅竹马的妻子,两人原本已经结婚,谁知当地太守的儿子看上了自己的妻子,三番两次调戏,后来更是动手抢人,冯政一介书生,根本招架不住,结果被人揍得鼻青脸肿,扔在大街上,无人敢管。冯政重伤之时,有人将他带离家乡细细的诊治,他能下地的时候,有个还可以称得上是孩子的人站在他面前,面容精致,一双眼睛不带任何温度看着他,冯正看着他这个样子,心底泛起了一种叫心疼的东西,他有个儿子,可是早夭,若不然,自己的儿子应该比这个小孩小几岁。那个孩子说:“我给你个机会,让你报仇。”三年之后的科举,他一举夺冠,皇上钦点的状元,从此,他就成了中坚的帝派人物,五年后,皇帝将他派往江南,他做的第一件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