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幼与圣上感情甚好。
十年前忠勇伯为国捐躯,圣上亲往白水祭慰英灵;八年前杨家老灾被人纵火,众人皆以为夫人及你已葬身火海,圣上十分自责,再次亲自将夫人的骨灰及你的衣冠送至忠勇峰下与忠勇伯合葬,并在墓前起誓定要还杨家一个公道。
当年朝廷并非没有彻查此案,而是在查案过程中发现蛛丝马迹均与安镶之乱有关,朝廷怕那些乱臣贼子的余孽得知此消息后,又会蠢蠢欲动,若真是那样,那么刚刚经历完战乱的朝廷再也无力应对,因此才让官府不了了之,并交由东郡王私下委托仁义庄查办,且主办人为你父旧部良报国。
这些年来,若非有朝廷的支持,仁义庄也无法查清此事,这不仅仅是一个王朝对于忠臣的承诺,也是全了圣上对发小的一番情谊。
若是以往种种让少棠寒了心,那么今日本王在此向少棠起誓:本王一定会不负圣上所托,定要缉捕真凶,为国雪耻,为少棠报杀母之仇!”说完神情决定地看着远方。
杨少棠听到太子一一述说,回想到过往种种,心中感喟万分,他以为人走茶凉,朝廷早就忘了父亲舍身为国的义举,以为那些死后的荣宠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看的样子,他的心早就凉了,他改了名远走他乡,想着要凭着自己的力量去报仇,然而凭一己之力去查清整件事件何其艰难。
这些年他查了很多,也找到了很多线索,但始终无法完整地串地整个事件,直到今天他终于有了洞悉一切的机会。
他没想到朝廷依然还记得杨家为国所做的一切;没想到为君者因为忠臣之后被害,而对行凶者誓不罢休的态度;今日太子与洛小王爷对自己谦和有加,一再表态,并邀自己共商缉凶,就是朝廷向忠臣表明定将还忠臣一个公道。
想到这里杨少棠胸中心潮澎湃,对着太子深深一躬:“少棠谢太子,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良报国清了清嗓子,首先向诸位详细讲述了杨家一案的调查结果:当年杨家一案被定义为人为纵火,可是当年却一直没有查出是何人纵火,经过这么多年的反复调查推理,终于找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杨家老宅本位于杨府尹老家安西省盘桓县,杨府尹为国捐躯之后,杨夫人携子回到了老家老宅住下,盘桓县是安西省省府,也是太祖皇帝的老家所在,因此盘桓县十分繁华,而杨家老宅就在盘恒县的十洋大街上,地理位置属于盘桓县的城中心。
杨家被烧当日是初冬深夜,当时天干物燥,火势极大还波及了左右两家,可是那两家被烧死烧伤的竟都只有仆人而没有一个是主人,那么这两家的主人哪里去了?
这一点被发现是因为在火灾发生后,当时连杨家在内加上左右两邻,共烧死烧伤一十五人,失踪三人,可见当时火势之凶,半年后尸体认领陆继完成,除了杨家本家主仆,左右两邻被认的尸体居然都是那两家府上的仆人。
这一点让良报国疑虑重重,正是因为这一点被发现,才让朝廷下定决心彻查,也让良报国查出在杨家被烧前半年,老宅左右四家竟然都在不知不觉中易了主人,大火当日,四家主人均不在,由此可以断定四家主人事先肯定知道此事。
而且火灾当日居然在起火后小半个时辰里,杨宅无一人呼救,因此杨宅中人很可能都被人做了手脚,所以确定杨宅中必有内奸,从此线索逐渐打开,可就是这点线索也耗去了仁义庄二年的功夫。
仁义庄查出这四家虽然是被不同的人买走,用的银票分别来自两家钱庄,由此可见行凶者是经过了周密的布置的。
但是房屋卖出时间前后相差无几,看来是因为时间紧迫,行凶者等不及了。
良报国看到这条线索后,一直在想房屋卖出时间前后相差无几,那么四家挂牌出售的时间也应该相差无几,而且无论其中买哪一家的人以及中介,也都应该知道其他三家也在准备出售,好歹都会去看看,毕竟在同一条街上,毕竟买卖房屋从古自今都是大事。
可是通过走访,发现官府备案中,四家房屋买卖都没有通过中介,而是由老屋主及新屋主双方协商后进行的买卖,而且四家房价相差巨大,为了寻访四家老屋主,又耗去仁义庄三年功夫。
这四家房屋,有的是被重金购走,有的是被威胁利诱强迫买走,还有一家因为不肯卖出,如今连人都无法寻到,看来是被灭口了。同时又从银庄入手进行调查,通过走访查证,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人--平隶将军。
朝廷从未册封过平隶将军,平隶将军这个名号起于永和四年的宁古拉大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