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重新做上一双也足够了,如此一来,自然不用担心什么分配不均的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可是大问题。
王管家听到自家老爷这么吩咐也跟着不住的点头,心下对于老爷对自己的信任那是相当的满意。别说你看不出来,或者想不到,这请人改衣服什么的,那可是涉及到不少的银钱的,工钱啊,损耗啊,或许一件两件的看着没什么,可是上了白件,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即便王管家手脚再干净,再清廉,只怕最起码这家里孩子多上一双鞋,被子再增加上一床那是妥妥的。
再加上这个活计做起来多半都是女人的事儿,这个时代女人可没什么工作可以找,有这么一个挣钱的活计,有多少人想求个活计,挣点钱?这想要挣钱,能不交好王管家?如此一来,又有好处,又有名声,这活计能说不大,不好?
王大宝不是想不到这个问题,而是他更加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王管家往日里做事儿很是勤快,也算的上忠心耿耿,这样的好管家,让他沾上一点不算多,还算是合理的好处,他自然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要这家中银钱之类的,这老家伙不伸手,做事儿有规矩,王大宝就没打算多管,甚至还多给几分信任,毕竟这样的活计太琐碎,他实在是没心思折腾,不想自己耳根子被闹得不清净,二来这样一个知道分寸的管家那是真不好找啊。
不出王大宝的所料,这东西刚出了他的屋子,这院子里就一阵阵的欢呼声,那些在家中的下人们那个欢喜啊,原本这一年发上两套衣裳就已经很让人满意了,不想这老爷居然连着棉被鞋子帽子这样的东西都给准备齐全了,还是这样好的东西,他们能不兴奋?
再有王管家说的那什么改衣服的活计,这更是让这些人都迅速的行动了起来,都不用王管家招呼的,这些人自有一些亲戚之流,或者是交好的人家,就住在不远的地方。有这样的挣钱活计,这些人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们,想着拉扯一把身边的人,这都是人之常情。虽然没改一件,银钱也不多,可是积少成多,在这样挣钱不容易的时候,能给家中挣点粮食都是大好事儿啊。
是的,王管家这个老抠,愣是没准备往外拿钱,而是直接给粮食,谁让王大宝为了自己吃饭什么的,弄来了足足两千多斤的大米,一千多斤的面粉呢。就这个数字,在这里,都能比得上一些小粮食商户人家的库存了,足够这大宅子和福利院的人足足吃上一年的分量,更不用说这些都是好米,好面粉,拿到外头要是换成粗粮陈米,能直接翻上一倍,绝对是最佳囤积的货色。
有着这个打底,王管家一向是底气十足的,很多数额小的工钱什么的,他都喜欢直接用这个来支付,也很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就是给他们家掏粪的老马头,都不止一次的表示,用这个支付工钱,比给钱更实在,不用担心粮价起复了,最重要的是,每一次拿了还能直接去粮食铺子还上两倍的粗粮,让他每次结钱都乐呵呵的。就是粮食铺子都对王管家的这一举措很是支持,不为别的,就为了这好米,好面粉,能让粮食铺子的人也挣上一笔小钱,这就足够了。
这一次也是这样,直接改一件衣裳就给一斤大米的工钱一出去,不说那些关系户了,就是隔壁人家,附近小商铺的妇人都忍不住过来接活,一人拿上三五件的,手脚快的,一天就能弄好,这换成粗粮就是一家人两三天的口粮,谁不喜欢,这样的热情下,足足有二十多个人来接活,不过是五天,这事儿就全搞定了,这速度,这效率真不是一般的快,所以啊,这劳动人民对粮食的热情真的是占据所有物品之上的。
不管王管家最初用粮食结算工钱是个什么心思,在王大宝看来这绝对是个很不错的现象,因为虽然这只是小的不能在小的事儿,可是从某种角度来说,王管家在做的事儿,其实和王大宝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不断的,不让人差距的,增加这周边人家的粮食储备量,让这边上的人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慢慢的从吃不饱到了能经常吃饱饭,生活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且是往着越来越好的放向转变。
五天确实是很快了,最起码那些孩子们在看到福利院里那些先生,婶子们穿上新衣服不过是过了两三天,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一套,那时候的兴奋,高兴,满足,是绝对的真实的,并没有因为这衣裳因为修改还晚了几日就焦急。
他们从先生得到新的衣服的时候,就一人得到了一床厚被子,还被告知,会有新的衣服,甚至是大衣,帽子那一天开始,就殷殷期盼着,早一日能拿到手,只是他们也知道,自己这里孩子多,修改起来也需要时间,更不用说这衣裳什么的,总不能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