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锁定计算机的快捷键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杖橄憔痛�34万多斤”。

中阿之间最著名的联系发生在明朝,这也给许多人一种错觉,以为中国人从明朝起才具有远航能力,甚至以为两地的联系从明朝才开始。或许“中国人”是缺乏远航能力的,但是“腓尼基”人却从来就不缺乏这一能力。1405年,郑和率领62艘“宝船”带领万官兵到达了包括也门在内的中东沿海。比较有意思的是也门国王那思儿回赠中国明成祖的物品,除了其他珍宝还有“猎豹、狮子以及麒麟(长颈鹿)”。这些物品应该不属于动物出口,而是“文化”引进。这种“文化引进”的源头应该不是在晚近的明朝,而是2000多年前。中国并不生产狮子,但是早在汉朝狮子的形象就很普遍了。

中国与也门的交往(2)

假如说“春秋时期”因为“上天变乱”造成中也交往的中断是理论推测的话,那么类似的情景有一个确切的记载可以进行比照。

郑和七下西洋后,明朝国策变为“不务远略”,突然实行了海禁。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如葡萄牙等却纷纷在此时大举“务远”,侵入亚非国家。局势不稳,中国与也门的往来就此中断。

假如不是距离今天很近,而且有文字记录,我们也不可能对“郑和下西洋”有所了解,即使是口口相传恐怕也只能视为传说。其实,即便是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也有许多需要清理的谜团,许多事实如今也变得“众说纷纭”起来。相对应的,3000年前的历史就更是一笔谁也理不清的糊涂账了。但毕竟我们还有想像的翅膀与逻辑工具,多少英雄好汉用血泪写就的历史真相不容如此轻易沉渊。无论多么困难艰险,一旦意识到这一任务,打捞历史就成为我们这些后人不可回避的义务。当然了,我作为个人更想知道:我从哪里来。

今天我收到一封匿名读者来信,在谈了“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对中外旧石器的特点进行比较后,他说:“另外,郑和下西洋我认为是一次民族的自我确认,很明显按历史角度来说,在那个时代,很需要这样一次确认。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是明朝,正是中国刚摆脱蒙古族的侵略,民族刚刚走上复兴,我想那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时代特征是相似的,极其需要一次民族的自我确认,所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目地就是让他搞明白我们的民族到底是不是伟大。现在,凤凰卫视派船走原来郑和的路,不也正是在做一次民族的自我确认吗?但是很遗憾,郑和没有到达欧洲,他并没有觉察到欧洲兴起的可能。……这次长途跋涉,可以说是失败了的,回来之后,中国依然在做自己大中国的春秋梦,直到清代。”我觉得这位读者的心得很有趣。

“民族确认”,我想他可能把我的行为也归类为“民族确认”了,因为他在上一封信中认为我的研究对于今天的“复兴”是个贡献,这很出我意外。近几天我与一个自称是“民族主义者”的年轻人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联系,他同样对中国的“复兴”抱着强烈的责任感,但是却激烈反对我的研究,或者说他不能接受我的研究结果。他说即便我的结果是正确的他从情感上也不能接受,不过他捍卫我说话的权利。他还说,假如这就是科学,那他诅咒所谓的“科学”给他感情上造成的伤害。他大概只希望情感上的“复兴”,认为科学可以不参与“复兴”,或者说“复兴”与科学发展无关。唉,假如他生活在古代有多好啊,那儿距离无情的科学还有一段安全的距离。我知道他首先是应该诅咒我的,因为他的一个伟大梦想在我的出现之后濒临破灭了,或者说受到了损害。月亮假如没有望远镜那是多么美妙的存在,科学使完美与古典浪漫受到了威胁。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科学家不知道是否听到过来自月神崇拜者的诅咒。世界有冲突,此事古难全。我打碎了许多人的美梦,但是也有人以为我给他们开启了另外的历史浪漫旅程。

我确实处于越来越多的矛盾声音之中,无论在宗教领域还是民族领域,或者学术领域,我不断听到截然不同的声音,有把我当成当代伟大圣人的,也有把我当成讨厌的学术骗子的。来信的读者多数是赞扬我的,少数是批评我的,网络上的情形则相反,形成了鲜明对照。对这一反差我的解释很简单,给我写信的人多半是我的真正读者,因为他们写信基本上都是开口就说读了我的书云云,并且我的电子邮箱地址就附在书的《后记》里。而网络上的人多半只是看了几眼网络新闻就开始发泄观感了。我对此并不担心,那怕只有一个人喜欢我的书就够了,更不用说已经有那么多的人在支持我期待我。同时,经过这些纷乱,我深切感到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由截然相反的观念支撑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