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任襄阳府兵马副都监之职,其祖父周献原为楚州兵马总管,正是当朝太师,魏国公贾似道之父:原淮东制置使兼京东、河北节制使贾涉的同乡僚友。二人私交甚笃,这也正是吕文焕派遣周洛赴京之缘由。
五日前,周洛自余杭门入京,先去葛岭贾府递上门贴,那管家倒还客气,却说太师偶染风寒,正自休养,不方便见客,并已为周都监在城中官驿安排好上房一间。
随后几日,周洛屡屡求拜无果,倒是朝中一班闲官儿不知怎的得了消息,不时前来结交,这一日又硬拉上周洛游西子湖,虽然不胜其烦,周洛却捱不过面子,也只得应允了。
正是:“莫念虏骑刀如雪,且狎三吴好风光。”
襄樊告急(二)
先前那唱《江南春》的美人儿正是临安府醉月楼的花魁何宁儿,此女不但姿容出众,笙箫弹唱更是冠绝京畿。
那古时名妓与今日有异,不光是床上工夫了得就行,一般来说,琴棋书画都要精通*,诗词歌赋也须略懂一二,否则,只能与那些个仆役走卒一类厮混,却难得士大夫们的垂青。自前唐始,士大夫狎妓俨然成了风雅之事,从杜牧那首《遣怀》诗中便可窥见一般: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有不少风尘女子不光容貌倾国倾城,脾气亦甚是刚烈,更惹得无数英雄“冲冠一怒为红颜。”其中有名的如北宋的李师师,南宋的严蕊,明末的秦淮八艳,清末的赛金花,民国的小凤仙等等。
这些人的事迹有的进了勾栏瓦肆,被文人们编成《苏三起解》、《桃花扇》、《圆圆曲》等等,千古传唱,有的则进了历史革命典籍,四海名扬,进一步印证了“职业无分贵贱”的正确性,以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常理。
闲话少叙,却说那何宁儿一曲终了,闲官贵人们震天价儿的喝起采来,惟独周洛双眉紧蹙,一言不发,自是心事无限。
便是此时,一艘渔舟自舫边轻轻划过,那艄公正高声唱一首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曲调高昂苍凉,周洛忍不住赞道:“好!”
这一声赞后,大家都觉扫兴,那何宁儿颇不乐意了,一张樱桃小嘴撅得老高,怨道:
“都监大人是否嫌弃奴家唱得不济?”
周洛暮然一惊,方才回过神来,忙道:“怎会,怎会,娘子误解在下了。”
“周都监,莫怪下官说嘴,宁儿姑娘生的这般标致,恰似那柳屯田词中一般‘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唱那商宫羽调更是独步京华,大人呐,这怜香惜玉之心不可没有啊。”
说话这人面黑须长,脸上尽是麻点儿,皮笑肉不笑,却正是国子监丞张迁。此人一心仕途,极力巴结朝中大员,却因容貌甚陋,无人赏识,现下只混到这正八品的闲散职位。
“周都监,张大人说的有理,因着您不解风情,惹的我们宁儿仙子都生气了。”
这回说话的是閤门宣赞舍人李魁,此人大腹便便,一张肉脸倒似弥勒一般,只是挤得双眸更小。此人平日里闲来无事,专爱渔色,调戏良人,是弄惯风月的老手,那临安城的百姓口顺,暗地里都不叫他“李舍人”,只呼他“李色人”。
宁儿听到李魁称她仙子,不由嫣然一笑,娇柔无限,只骂声:“嘴贫。”
“两位大人误会了,在下只是个边野粗莽的军汉,每日耍刀弄枪,却哪里识的得这般雅乐。适才听那渔人声调悲昂,却不由忆起那般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可怜他们都在为国家社稷拼命,小将却在此浅斟低唱,消受风雅,却是情何以堪。”
话音落时,周洛由感而发,已是双眼微红。
“周都监胸怀天下,真个是气概非凡,下官敬佩。”张迁叹口气,显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嘴脸,接着道:“可这军国大事自会在天阙朝堂里决断,我等官微言轻,过多思虑也是无益,徒增烦恼耳。”
“就是,天大的事情有太师这根擎天一柱顶着,我等又有何惧,不如多饮几杯,权当借酒消愁罢了,就只怕借酒消愁愁更愁啊。”那“李色人”嬉皮笑脸,说的来劲。
“在下此次进京就是为见太师而来,前方军情万分紧急,在下奉吕大人之令,便是要借太师之口向官家立陈边情,乞望朝廷早发王师。怎奈下官命薄,耽搁了这许多日,却无福得见太师尊颜,还烦请诸位大人帮我出个主意,在下感激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