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民国四年(1915)考入绍兴浙江第五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学至宁波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曾任学生会主席,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民国十一年(1922)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民国十四年(1925)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鼓楼幼稚园的创建工作。1926年到1928年,发表或出版了《幼稚教育概论》等数十篇论文和译著,在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由陈鹤琴与张宗麟合写的《一年来南京鼓楼幼稚园试验概况》,发表在1926年《新教育评论》第三十四期上,文中描写了当时的情形:在鼓楼公园西边新村中,有几亩空地,满布着绿草短树,一所矮矮的平房,放着几多运动器械,玩具恩物等。早晨9时起草地上就看到儿童的跳跃,听到咿呀的歌声,还有二三位富于儿童性的###,跟着一群一群的儿童跑;有时候带着几个儿童到附近田野、公园、市街上去;有时钟声一响,大家都到屋子里去做室内活动。这样要到下午五时以后,方才静悄悄地只听到办公室里几个人的开会谈话的声音,这是我们全天大略的情形。《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当时,在许多教会办的幼稚园里,儿童被严格要求清晨走“朝会圈”、唱赞美诗、听训话,而鼓楼幼稚园却实行“不强制儿童做机械的工作,只用暗示的方法去做生活里的事情”,“用多种方法去发达儿童的身心,同时切实顾到儿童的健康”。③④《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鼓楼幼稚园的实验内容现在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其一是幼稚园的课程和教材。当时许多国内幼稚园采用的都是“宗法西洋成法,不是直抄福禄培尔,就是直抄蒙台梭利,不肯自己加以变化,也不管儿童是否受纳,是否适合儿童的脾胃,最可笑的就是舍弃近而易得的,苦心的削足适履去求合于古法。福、蒙诸氏的方法,在当时当地有他们的特殊地位,相当价值,我们现在是中国的幼稚园,似乎不便来抄用”③ 。。
三 鼓楼幼稚园(3)
陈鹤琴提出的课程原则是:“在助人以选择或发展最有益生活之经验,课程所包举者,不仅限于人生日常行事所需之事实原则与方法,亦应兼及事实或活动之本身。”④
设计组织或中心制是陈鹤琴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他们通常于前一星期商定下周要上的课程,以当时当地自然界和社会风尚、节日等作为设计的目标或课程的中心。自然万物是教育的最好课堂,豆子、黄瓜和节气都被看作是上课内容和教育时机。在陈鹤琴看来,课程是要合乎实际生活的,并且应该活用。同时,儿童的兴趣和适应力也是设计课程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们采用的教材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如歌谣、故事等,大部分是自然界、社会上日常所见的万事万物。这些预定的课程有时也会“因为儿童临时心境的不合,难以应用,常常改变的,有时竟有全部分不用的”②《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而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教材,有一小部分来自于书本,如歌谣、故事等等,大部分则来自于自然和社会上日常所见的万事万物,“因为课程是根据那些地方来的,教材当然也从那些地方去采取。所以自然、图画、游戏、读法、手工、常识等,没有一科不从那些地方来的,我们只知道给儿童生活,并不主张给他几多###的知识或技能。”②
其二是幼稚园的教学法。陈鹤琴和他的同事在幼稚园教学法方面所做的实验有:
1� 读法教学法。●游戏法。拟定出约250个生字写在字牌上,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凑对子、拼句子,实验的效果很好。
●故事图画法。用图画作为教具引起儿童好听故事的动机,然后教师拿出事先预备好的图画轮廓给儿童讲故事,暗示儿童拿色笔在画中填上颜色,再由教师把儿童自己的话加在图画上并读给儿童听。
●歌谣表演法。先做游戏,再教歌谣,然后看图,最后再念歌谣。
●自述法。将儿童要表达的意思或想说的话写在一个本子上,再由教师逐字教认。
●随地施教。如用儿童画好的画教认字,随时随地都可以有内容用于教学。
●用教科书。灵活自由地由儿童阅读,教师在一旁指导。
●复习法。2� 以自然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将某种或多种自然动植物编成有趣的故事。如《葡萄仙子》等。
●以某种自然动植物作为团体游戏的主题。如“瞎子猜花”、“老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