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张学良传作者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赞扬,难道我们可以赞扬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吗?对于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难道我们可以支持汉奸的分裂活动吗?”⑦

显然不能。所以,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主政后所采取的重大的政治决策,将它称之为爱国主义行动决非溢美之词,而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张学良能做到这一步,能够力排众议、真正实现自己的主张,也并不容易。那时,他不仅遇到日本人的粗暴干涉,而且在东北领导集团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斗争,令人震惊的“杨常事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有人也许会说,东北易帜取得胜利后,天下并不太平,张学良本当团结部属,砺精图治,共保东北河山,以不负众望才对呀,为什么在换旗后不久,就突然处决了在东北领导集团当中举足轻重的杨宇霆和常荫槐呢?有人说,少帅刚刚主政,极需维护他的权威。在此特殊历史条件下,张对野心很大的杨、常采取断然措施,消除隐患,从此事无掣肘,有利于巩固东北政权,这样做是必要的;也有人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他们有致死之忧,无该杀之罪,杨、常二人的被杀,主要是由于日本人的挑拨,张学良是中了敌人的反间计了;有的则认为,杨、常固然是有错误的,但处置的方式是不是过于严厉了?难道就不能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吗?实际,这一点张学良并不是没有想到,他曾耐心地等待过,也作过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奇怪,因为张学良被逼得要使用武力,就说明他们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之深,同时也不仅仅是什么政见不同的问题,而实际“是当年东北统治者内部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很难避免的政变。有的同志说,这是因为中国缺乏民主与法制的结果,不免有些‘书生之见’。翻开中外的历史,考察当今世界,有哪些政变是事先经过法律的程序呢?当时,张、杨的矛盾已势不两立,杨欲杀张的风闻,亦时有传说,杨之进逼,使张已达到了‘实难忍受’的地步,已远非法律程序所能解决的了。”⑧当然,也有甚感惋惜的。略谓:“如果杨‘退归乡里’或‘冥鸿海外’,或可免一死,但象杨宇霆这样贪恋权位、野心勃勃的人物,怎能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呢?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说:‘处决杨、常,是逼出来的……最后只有一条路,你死我话。’张之除杨,实出于不得已,如果不除杨,东北将政出多门,更加混乱,这是日本侵略者最欢迎的。”⑨

这就清楚表明,张学良之杀杨不是偶然的。说是杨专权跋扈也好,是权力之争也好,总之杨之所作所为已成为东北政权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和严重威胁,既是他要孤注一掷,张学良也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如认为问题是存在的,但并不那么严重,主要是张学良多疑,或谓这是以私废公,公报私仇等;有的说是因为日本人的挑拨,还有的说是中了南京方面的反间计,因“张之杀杨,主要因为杨与白崇禧勾结,白要杨‘推翻张学良,取而代之’,蒋介石探知,密告张,要他‘先下手为强’。”……

这些说法,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不过,若只强调某一点,以偏概全,特别是忽略了促使张学良必欲除之的他的亲日问题,也是欠妥的。至于说,还有的认为杨、常有能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样做,“使东北当局的对日对苏交涉失掉了樽俎折冲的人,东北外交完全委之于南京政府”,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丧,似乎是闯了大祸,这就更未免言过其实了。

对杨、常事件究竟应当怎么看?它的真相和内幕究竟是怎样的?这是个比较复杂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必要再作些专门的研究、探讨。而这,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且待另辟专题,详加评析。

……………………

① 引自1987年10月20日《文摘周报》卢瑞升的摘编文章,原作发表于《文化周报》,作者:王海、连义。

② 张华柱,《辽宁锦县张作霖墓园》,载1987年2月5日《西安晚报》。

③⑤ 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④ 周毅:《为国家统一而矢志奋斗的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⑥⑦ 丁雍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述评》,张学良暨东北军史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⑧⑨ 常城:《再论“枪毙杨、常”》,见《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张学良传……杨常事件

杨常事件

在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