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页)
了不同的抉择,那夜与他不顾一切离去,该会是怎样。我也会与他子孙绕膝,四世同堂么,就不必再日日期盼来世之约了罢……”
钟离尔心头闪过一瞬不忍,掐着掌心转首不去看妇人哀戚面容,却仍听她喃喃自语,“多说无益,这辈子我终究是一个人熬过来了,只不知阴曹地府里,他可还在等我。否则此生惘,便枉错过生生世世。”
乔翎长出一口气,看着钟离尔唏嘘,“当年哀家死活不让皇帝立你为后,他却仍是一意孤行……走到今日,祁氏恨不得将你生吞活剥,哀家亦忍了你这些年。哀家这个儿子,这一生与他没有福分好生做一对母子,若予他温情,哀家自觉过不去这个坎儿——我对不住臣熙。你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何尝不是……”
妇人深深呼吸一瞬,钟离尔一颗心疑惑悬着,半晌,她却只是自嘲一笑,“罢了,世间痴男怨女何其多,你既已心有所属,也是你们的缘分尽了。这一世我也活到现在,只剩一件事,须得与你说清楚,当年京郊驿站那场大火,与哀家没有半点关系,你若还将此事记恨在哀家身上,可真是错付了仇恨。”
昔日剑拔弩张,血海深仇的婆媳二人,斗了一辈的两大氏族,如今一个覆灭,一个苟延残喘,家族赋予她们的荣光与痛楚都远去,剩下的,不过是这些朱门大户中,一个个女人背后满目疮痍的,无人问津的一生。
皇后抬眸看着她,半晌颔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母后这番话,儿臣信了。”
乔翎仍是不甚在意的模样,看着面前华服的丽人,面容年岁,无一不正好,半唏嘘半期待道,“你心中瞧不起我的抉择,这一世哀家玩弄权势,被富贵荣华迷了眼,可如今真当你一步步接触皇权……这可不是一般的好东西,哀家倒要看看,你能坚守到几时。”
她不待钟离尔回答,便抓起药碗,当着她的面儿一饮而尽,末了用手指擦去唇畔残汁,长舒了口气,神色似解脱般快慰,靠在榻上阖了眼,与她道,“我那婢女秋穗,怕是要生殉了我,你若存一丝善念,为你自己也积些福报,将她调去伺候烁儿的乳娘罢。哀家累了,皇后退下罢。”
清欢扶着皇后步出慈宁宫时,那年宫门口烈日下,闪过她双眸的铜鹤仙龟仍静谧无声。
物是人非,仙鹤眼中静谧睿智,似看穿这尘世一切苦乐。
到头来不过不值一提。
她步履有些踉跄不稳,从见证了一个女子一生孤寂痛楚的宫室逃脱出来,却仍被她那些绝望紧紧缠绕着。
她觉得窒息,甚至惧怕。
因她心有挂碍,心有所爱。
乔翎这一生,登高位,坐宝座,笙歌曼舞,天地来贺,诸此种种又如何。夜深人静之时,不得片刻好眠,白日享极乐,月夜化修罗。
爱与恨在权势利益的衬托下都不重要,世人只朝她俯首叩拜,供奉她金山银海,无人在意她的心之所系。
旁人的一生到底已是这样,可她的良人,究竟要如何才能与她顺遂如愿。
所谓子孙绕膝,四世同堂,是多少凡尘情人毕生希冀,可到头来,相携共度者不过寥寥罢了。
天鼎八年正月十六,寅时,皇宫上空撞起沉闷钟声——慈宁宫太后乔氏,由帝皇陪伴于病榻前,驾鹤西去,结束了她四十八年的南柯一梦。
彼时雪落一夜,奔忙太后乔氏丧仪的皇后于晨光初至时,瞧见汉白玉宫道上的积雪化入朝阳,如同精心调制的胭脂水色。
女子狐裘雍容无双,抬眸遥望,延至朔北的天空一望无际,孤雁嘶鸣,带不回她愿聆的只言片语。
这宫中,究竟又一度人鸟声俱绝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厂臣:我出个小差,很快回来。
第79章 诉情浓
北方的元月冰寒彻骨,放眼望去是比之京城不知辽阔多少的林海雪原,乌青色的城墙屹立连绵直千丈,在大雪之中庄严醒目,这是一国的尊严,也是一国的脊梁。
不同于南方婉约柔媚的垂柳,这里的白杨笔挺肃穆,在皑皑积压下仍旧无声向上,人从树下经过,厚厚的落雪被脚步声惊扰,会间或扑簌掉落,沾染人的眉睫,便似又一场鹅毛。
远天压抑苍茫,风雪打着旋儿呼啸,那人衣衫的红,是这城墙之上,乃至这北国,唯一鲜艳跳脱的颜色。
缓步登上城楼,立在城墙处瞭望,江淇面容欺霜赛雪,伸手拂过眼前青砖上皎皎洁白,一半凄寒融化在他指尖,一半却飘飘扬扬,依傍在他黛色鹤氅下摆,几番缠绵,不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