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页)
是讲究缘法为主,根骨为辅,倒是没有豢养人口,建立国家的事情。”
秦先羽点了点头,忽然有些呼出口气的感觉。
他细细想来,每年寻得几个孩子,元牯和元凌两人在近两百年的时日里,为燕地挑选了不知多少个弟子,当真是劳苦功高。
今日才知,燕地每一个弟子都是如此万中无一的根骨,而他第十脉划分的上百弟子,则是燕地同一批弟子中的佼佼者。
这一批弟子,是在十三岁以下,六岁以上,便代表了广袤无垠的中州境内,无数人口之中,在数年之内,所挑选出来的绝佳根骨。而秦先羽第十脉的上百弟子,却是这一批弟子中的佼佼者。
“难怪如同群星闪耀……”
原本秦先羽未有想过要亲自授法教导,然而见到这些无比出色的弟子,仿佛满空星辰,却也不禁起心,收了五大弟子,并在心中熟记了十多个弟子。
“若非听他二人解惑,我倒还不知这上百弟子的可贵,也还不知第十脉的根基居然已是这般稳固。”
秦先羽心中叹息一声,“然而根骨不等同于成就。”
根骨可以测,但悟性不能测,心性不能测,毅力不能测。纵然有再好的根骨,缺了悟性心性毅力,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就算秦先羽收下的五名弟子乃是在整个中州数年里才出的绝佳苗子,但明途之前也曾坦言,这些弟子固然杰出,却也不一定都能够得道成仙。倘若有不能得道的弟子,那么便平白耗费了心力,剩下的弟子即便能够成仙,也不足以扛起整个第十脉的根基,于是才要收下上百弟子,避免这类变故。
他偏头看向元牯和元凌二人。
二人都是鹤发童颜之状,颇具道骨仙风之态,然而苍老之态却是抹不去的。
他们两人身为龙虎真人,都过了两百的寿数,余下光阴仅剩下数十年。
数十年时光,对常人而言是漫长的半生乃至于一生,可对修道人而言,则是颇为短暂的日子。
“他们两人都是自幼在燕地山门之内成长的弟子,幼时也是这样千挑万选出来的苗子,根骨同样是万中无一。然而根骨不等同于成就,他们终究还是因为修道未成,被贬出外门,而派遣到了这里之后,远离宗门,未有典籍翻阅,未有长辈指点,未有同门交流,于是成仙得道的希望,便越发渺茫了。”
秦先羽心中这般想着。
元牯和元凌似乎也都想起自身处境,眉目黯然。
ps:晚安,明天再努力加更
五百一十三章两日
秦先羽来到燕支观已有两日余。
关于邪教一事,已有燕支观寻得蛛丝马迹,命人追索下去。
秦先羽初来乍到,许多地方都不熟悉,暂时也只得先让燕支观行事。他在燕支观内,放出感知,将景叶原本住所细细感应搜索,但一无所获。
除却搜索景叶住处之外,他也在外行走,意欲寻出几分线索,仍是全无头绪。
他心中猜测,在这梁国的京城之内,邪教暂时还未踏足,恐怕还须往外地搜寻。
邪教潜藏极深,纵然以元牯和元凌在梁国多年埋下的手段,经过多日探查,也仅是查出一些微末线索罢了。而实际上,燕支观的弟子修为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只是习武之人,大多难以派得上用场,到头来还是元牯和元凌二人奔波忙碌。
他们二人都是如同善仁善信一样栽培出来的燕地弟子,根骨虽好,所受教导也是世上最为上等,可在修道路上仍然有些滞碍。二人正是因为早年修行不成,被贬出外门,后来派遣出来,离开山门,到了这梁国之地,从此未见其余修道之人,只忙碌于凡尘琐事,再无门中长辈指点,无诸般典籍翻阅,导致得道的希望愈发渺茫。
但他们也并非全然绝了希望。
这百余年在梁国办事,为燕地送去许多根骨极佳的婴孩,作为宗门弟子传承,论起来,他二人也实是劳苦功高。
根据燕地的规矩,二人约莫就是在这几年之间。可以卸下梁国的担子。交由燕地派遣而来的年轻外门弟子。而他们两人以这百余年间的功劳。便可重返燕地,论功行赏,多半可以列入内门弟子之中。
然而二人年岁已高,寿过二百,身为龙虎真人,也才只剩下数十年的寿元,对于常人而言已是半生,对于他们二人却还短暂。而这短暂的数十年之间。便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归返燕地之后,可以静心修行,可以翻阅典籍,可以领取所需的天材地宝,可以请长辈指点,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