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你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班长安慰他说。
班长说得没错,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就现在的水平,最多也只能算半个初中生。文化程度高的战友倒是有好几个,找谁好呢?
那天中午,宿舍里只有刘兴国和憨老张二人。
此时刘兴国刚写完一封信,十分得意地自我欣赏,并自言自语地评价道:“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情节生动,语气感人,不错!”尔后封口、贴邮票,准备发信。
憨老张平时反应慢,但今天却鬼使神差地突然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刘兴国弱弱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借书学习的情况。
刘兴国拿起这本厚厚的《写作基础知识》翻了翻,很认真地和他聊了起来:“我的老天,你这起点也太高了,这么厚的书,你要学会了,那就不是写信的水平,而是可以写大块文章、写小说、写剧本了。不过,这里面的内容你能看得懂么?”
“很多内容不明白,还有好些字也认不得。”憨老张不好意思地回答。
“以你目前的水平,看这样的书当然会有困难,我觉得比较实在的方法还是得先从识字、认词开始,日积月累,字认得多了,词记得多了,书也就看得懂了,到那时,写起文章来如同行云流水,文从字顺。”也许是今天心情太好了的缘故,刘兴国难得表现出少有的热忱。
“我认字太少,记性也不好,问过之后容易遗忘,你有什么好的学习办法介绍给我吗?”憨老张不想放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继续讨教。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问过之后对一些重要的词汇先记下来,多复习,多实践,一遍不行二遍、三遍,这样就能记住了。”刘兴国继续用一副教师的口气介绍着学习方法。
“那你能教我吗?”刘兴国这样认真地解答自己的问题,让憨老张十分意外,也十分感动。
“这没问题!呃,当然啰,也要看我有没有时间。你自己先学,不会的地方再问吧;多问几个人,别老问一个人,否则,会把别人烦死的。”刘兴国说着话,心里却快速地盘算着:你憨老张的性格谁不知道,我要是答应你了,万一被你粘上,每天不停地问,同样的问题再问个二、三遍甚至十几遍,谁受得了。
但话已经说出去了,又不能收回,怎样消除刚才的影响呢,刘兴国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你会拼音不?”
“在学校学过一点,后来自己在家又自学了一段时间,但学得不好。”憨老张实事求是地回答。
“会拼音就好办多了,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办法,就是找本《新华字典》,把它从头到尾抄一遍,这样字也会认了,意思也清楚了,印象还特别深。抄字典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怕你遗忘,特别有耐心,你问它一百遍,它也绝对不会烦。问题是抄字典这差事很枯燥,又很费时间,大多数人都只有决心,没有毅力,抄几天可以,坚持将一本字典抄完就难。关键看你能否坚持下来。”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放心,我肯定可以坚持的。”得到这样一个绝妙的学习方法,憨老张高兴地手舞足蹈。
刘兴国的信口开河,憨老张却以为是经验之谈,拿着铁杵当了真(针)。
当时《新华字典》的印刷数量有限,需要的人又很多,憨老张去了市区的书店,可惜没有买到。买不着字典,计划就实施不了,怎么办呢?憨老张对此一筹莫展。
“肖吉林,你有没有新华字典?”憨老张没见过肖吉林用字典,但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再说问一下也没什么关系,说不定他能想到其它办法呢。
“要字典作什么?有什么不认识的字直接问我呀。”肖吉林奇怪地问。
“我想有本字典学习起来要方便些。”
“哦,说的也是,毕竟字典的解释要全面得多。不过,我没有字典。这个星期天我要去市里办事,顺便去书店看看,有的话,给你捎一本回来。”肖吉林爽快地说。
“没用,我上个星期天已经去过了,书店说现在没货,什么时候到货也说不清楚。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买新华字典,即使字典到了书店,很快也会被抢购一空。”憨老张泄气地说。
“要是这样的话,估计我也很难碰到。不过,我倒想起一个办法,估计买到的可能性极大。”
“你有什么方法?”憨老张兴奋地问。
“找你在县文化馆谋事的老同学帮忙。他们这个系统的,买字典肯定比我们要容易得多。我记得他信中说有事尽管找他,他很乐意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