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顽抗的敌人惨叫着向手雷踢去,冲上来的王佩和利用敌人的惊慌将两个敌人击毙在第二层。
常建德笑着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战术,手雷没有拉掉引信,等于一颗铁疙瘩,留两个人将机枪转个方向,支援我们,其余的人接着跟我去把最后一个塔台占领了。”
当常建德到达最后一个塔台下面的时候,粱晓华正带着战士从塔台中走出来。
4个制高点全部占领,猛烈的火力有力的支援着正面进攻的战士,办公楼和仓库中顽抗的敌人感觉到大势已去,仓库的门逐渐关闭,办公楼的敌人也基本停止了进攻,敌人的火力弱起来。狙击塔台的狙击手成为了敌人的牺牲品,狙击手近距离进攻能力等于零,3个躲藏在角路中的狙击手被路延淼俘虏,五花大绑的捆在楼梯外侧柱子上。
战士们有秩序的进攻办公楼,枪声在楼内连绵不绝,常建德拍打着仓库金属门,郁闷的说:“这可怎么办?不能打掉这个仓库,等于我们的进攻丧失了方向。”
粱晓华狠狠的锤了一拳,仓库发出闷声,似乎从内部可以听到哈哈的小声。
“留下几个战士监视仓库,其余的人都进攻办公楼。”粱晓华无奈的说道。
大量的生力军开进办公楼,里面的局势一下子逆转起来,敌人躲在房间内的角落里,向门口开黑枪,在两个战士牺牲以后,其余战士也轻松起来,踹开门无论有没有人先向屋内扔一颗手雷,然后在进入房间,大部分敌人都被高爆手雷送上什么大神身边,极便不死也伤得不清,丧失了战斗力。
随着步兵兵种火力的提高,移动作战、特种作战的观点逐渐引导全军,单一的防御逐渐被取代,在这个年代守着一挺机枪躲在角落只有等待着火箭弹的亲吻。所以全军机动作战的思路早已经贯彻全军,而日本的军事思想一向重视空军和海军,陆军的思想比较落后,经常会看到小规模防御的现象,从登陆开始到现在张洞之已经处理过很多这种情况了,火箭弹将三楼的防御彻底摧毁了,敌人身体爆炸后的血雾四散扩散,地面上、墙壁上,哪里都是。
第二十三章 士兵!战争的希望
现代战争讲究的是立体作战体系,不单纯的提高某一个兵种的作用,如果说因为各国的侧重点不同,对待兵种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王牌军队是二炮,其次是陆军;美国的王牌是空军,然后是导弹部队;俄罗斯最著名的兵种是战略部队;而日本着重发展的就是海军。
日本军队发展采取低数量、高装备,资金投入方向是海军和空军,战争前,日本采取民兵的方式锻炼陆军,所以日本目前陆军的军事能力是所有军种中最弱的环节,征兵导致军队素质降低,临时扩充部队只能证明人数上的多寡,和战斗力量绝对不成正比。抗美援朝中国利用人数差距打平美军,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锻炼成为一支铁军,虽然武器差距较大,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弥补而形成蚂蚁搬大象的局面。
日本自卫队原本只有越10万陆军,战争爆发后令人瞠目的扩军200万,这些军人在几天前还是工人、农民,军队素质差很多,除了原本的陆军,新组建的军队的战斗力都很有限,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逆境中支持的能力要优于中国人,主要和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突破了二楼,战士们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冲向三楼,一颗滚着浓烟的手雷从三楼楼梯口滚落下来,战士们惊呆了,一个战士冲上去将手雷握在手心,紧紧的贴在胸口趴下,剧烈的爆炸将战士的身体撕得四分五裂,张洞之向三楼发射了一枚火箭弹,近距离的爆炸使得整个楼梯都摇晃起来。
眼睛潮湿的战士端着冲锋枪冲进三楼甬道,敌人基本都集中在最后的防御阵地,几乎每进一间屋子都使得一个战士牺牲,粱晓华红着眼睛走上三楼,指挥者利用重机枪和手雷扫射着房间,以减少人员的损失。终于日本人撑不住了,从最里面的房间抛出了一块白布,武器哗啦啦的从房间扔出来,战士们慢慢的走进房间。
房间中趴着5个日本人,双手抱头,两腿分开,战士们吆喝着让他们起身,用绳子五花大绑,粱晓华挑了一个比较干净的桌子坐在上面,让张亚男站在旁边进行翻译。
粱晓华问:“仓库的门怎么打开?”
一个日本军官模样的人说:“仓库根本从外面打不开?他采用内部控制结构,门从里面关上以后,只有从里面可以打开。”
粱晓华不满意的摇摇头,李同立刻给了俘虏一脚,日本军官疼痛的弯下腰。
另外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