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4/4 页)
叔还没有娃。
爷爷说了,小叔再不找对象,就给他在老家介绍一个。吓得小叔赶紧领回去了
一个,说是单位里的女同事,在柜台上工作。
爷爷见了,很满意。
说家里又多了一个吃公家饭的了。
娘也说,在邮电所里工作可以吃一辈子呢。
春娃呢,却感到了阵阵压力。
妞妞是家里的宝贝,生来就被爷爷奶奶宠着,哥哥们让着,姥姥姥爷呵护着。
一家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这个谁也争不过。
可秋娃呢,这个小不点儿,却是一下子就占据了爹和娘的全部注意力。娘还夸
他,说秋娃好养,不像他小时候那么顽皮。
他捏着娘的衣襟,问道:“娘,我真有那么皮吗?”
娘说,他在娘肚子里时就喜欢捣蛋呢!
翻身踢腿,一天要来个好几遍,折腾得娘连觉都睡不好。
难道因为这个,小弟弟就得宠了?
春娃皱起了小眉头,神情也有点蔫蔫的。
甜甜立马发现不对劲儿。
她攥着他的小手,咯咯笑道:“春娃,你们几个在爹和娘的心中都是一样的,
就像这一把筷子,都是一板齐的……”
春娃总算是放了心。
想着自己那个歌唱家的理想,立马兴高采烈起来。
他想,等有一天爹和娘坐在第一排看他登台表演时,一定会为他感到自豪的。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拿着跳绳去院子里练习去了。
开学体检时,他的肺活量可是全班第一名哦。
妞妞刚满五岁。
对这个小娃娃也充满了好奇。娘说,她生下来时也是这么小,是姥姥一把屎一
把尿地把她拉扯大的,每天可辛苦了。
她糯糯地说道:“娘,等我长大了,要好好孝敬姥姥,还有姥爷……”
这话正好被姥姥听见了。
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
一转眼,秋娃满月了。
徐甜甜也出了月子。
这时候,她已过了三十三岁的生日。
瞅着镜子中的那一张圆脸,她下了决心,不能再要孩子了。
四个就足够了。
放在后世,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现在,家家户户的娃娃都很多,也没觉得负担有多重?
解放后,国家很重视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每学期只要交一点书杂费就行了,还没有学费那一说。
娃娃们只要能考上,也没有上不起学的情况。
社会风气也很严谨。
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不用担心孩子学坏了。
作为家长,除了吃穿之外,倒不用操那么多心。
前几年,厂里定了工资标准。
作为科室人员,她的工资虽然不高可也够用。
不过,也没啥闲钱。
每个月加上工龄和补贴能领到二十六块五毛,再加上抒文的津贴,一共有三十
九块。到了月底,都被吃干花净了。
可现在,看病吃药住院都不用花钱,也没啥可担忧的。
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不是“五类分子”,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
只要吃饱了,啥都不用发愁,甚至比后世还容易满足呢。
爹看她这边紧张,就给贴补了一些。
这么一来,买缝纫机的钱已经攒够了。
她想,国庆节前就把缝纫机拉回来吧?
家里人口多,还是要节俭一点,才能过得更好一些。
更何况,做衣服也是一门手艺。
没准以后还能靠这个挣点外快呢?
第101章
*
国庆节前; 抒文赶在星期天回来了。
吃了早饭,就和岳父一起去了百货商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