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光紧紧地盯着这位首长:“黎川就是这样失守的。”
首长一边听,一边抽着烟。一对小眼睛不停地打转。等肖劲光一停,便反问道:“谁命令你放弃黎川的呀?”
肖劲光辩道:“也没有谁指示我要死守黎川呐!”
首长扔掉了很长的烟屁股:“逃跑了,总是事实嘛!”
肖劲光想了一想,说道:“的确,作为一名军人丢了阵地,还不如战死。
但是,我得对党的事业负责呀,党正需要这样的战士去消灭敌人,无理由让战士们去作无代价的牺牲呀!“首长听到这,站起身来:”今天就谈这些吧。
逃跑了,就有个逃跑主义的路线问题。“
肖劲光再没什么可说。他拿着那张《红色中华》的副刊,回到了禁闭室。
主观反省是痛苦的。更叫人痛苦的是反省没有什么结果。
夜,渐渐走向深处。肖劲光吹了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又硬又冷的床边,和衣躺下。怎么也睡不着。外面的看守在那跺脚,搓手。肖劲光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之后,就一直再没睡着,他反复地思考,自己究竟与“罗明路线”有什么关系呢?
反“罗明路线”,是从1933年年初开始的。
1933年1 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要求各根据地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巩固主力红军,强调以“攻打大城市为中心”的“进攻路线”。当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的罗明,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写了《对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杭永情况给闽粤省委的报告》,认为党在闽西上杭、永定地区力量薄弱,困难很多。党在这些地区的工作方针应该与中心地区有所不同,强调在边缘地区要开展游击战争,逐步扩大红军,保留一部分地方武装等等。这些意见,反映了毛泽东的一贯思想和主张。但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错误地认为罗明的意见是“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2 月15日,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摘福建省委,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撤销了罗明的省委代理书记以及省委驻上杭、永定、龙岩全权代表的职务,并在党内开展了所谓反“罗明路线”
的斗争,以排斥一大批正确主张的同志。接着,又在江西开展反“江西的罗明路线”斗争,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相等因在工作中坚持正确主张,抵制“左”倾错误在本地区的贯彻而受到了批判。4 月,江西召开全省三个月工作的总结会议,邓、毛、谢、古被说成是“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反党的派别和小组织的领袖”等。5 月,中共江西省委通过《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四同志二次申明书的决议》,决定全部撤销他们在红军、地方领导机关中所担任的职务。“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得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一步贯彻。“反罗明路线”也成了为“左”倾路线开路的杀手锏。
建宁。红一方面军总部。
还是那位首长的办公室。彭德怀一面端起茶杯喝茶,一面等待这位首长发话。
首长推了推眼镜,说:“彭德怀同志,请你说一下关于肖劲光黎川和浒湾战斗失利的调查情况。”
彭德怀是三天前由总部派去专门调查肖劲光战斗头利的有关情况的。
彭德怀放下茶杯,从怀里摸出几张纸,一边递过去,一边说:“黎川失守,责任不在肖劲光,按当时的情况看,七十几人的教导队,加上游击队员一共才二百来人。就是凭险据守,在敌人四个师的兵力面前,至多能坚持几个小时,而东方军自延平、顺昌前线撤回泰宁时已经是10月了。也就是说,这中间有五天。如何守法?”
首长见彭德怀说得有理有据,便往下追问:“那么,浒湾战斗呢?”
彭德怀站起身来:“都写在纸上了,你自己看吧。”说完,便一副告辞的架式。
首长见状,只好送客。
彭德怀反剪着双手大步出门。
首长又开始认真阅读关于符湾战斗的情况——1933年11月。
敌一个师出资溪,由金溪向浒湾方向移动。
中央军委命令肖劲光,迅速打击这股敌人,并电告肖劲光,部队划归红三军团指挥。在三军团到达之前,钳制这股敌人,截断金溪至浒湾的公路。
等彭、滕主力赶到,消灭这股敌人。
11月1 日,十九师、二十师进入阵地。十九师配置在北面高山地区,钳制浒湾之敌,使浒湾之敌不敢出城接应移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