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色身”二句推测,此诗当是作者中年以后经历人世沧桑而有所感。诗中“遗才谁识补天人”、“拟向娲皇一问津”二句既有对小说作者乃至主人公贾宝玉的“无才补天”的同情,也有对自己“无才补天”的感叹。
奕绘是清嘉道间著名的宗室诗人,字子章,道号太素,又号幻园居士。他是乾隆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笃好风雅。十七岁袭爵贝勒,二十七岁授散秩大臣,曾任正白旗汉军都统,文武兼备。奕绘情深而寿夭,三十七岁被免职赋闲,越三年四十而亡。他一生不仅善诗词、工书画、喜文物,熟《易》、乐、佛、道、数理、算法、工程建筑,而且通晓梵文、拉丁语。所著《子章子》、《观古斋妙莲集》、《写春精舍词》、《明善堂文集》均行于世。其与王引之合著《康熙字典考证》,为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奕绘是一个情种,他与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的爱恋、婚姻,堪称文坛佳话。倘有人写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将是一部悲欢离合的绝妙之作!
如有人一试,我将竭诚相助。
2004年10月8日
痴情幽怨满天涯
痴情幽怨满天涯
——廖景煜《水云山人诗草》
翻开一粟编著的《红楼梦书录》,我们惊奇地发现,书中不仅著录了大量的有关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版本、序跋、杂著等重要史料,而且还收录了相当数量的歌咏曹雪芹和《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如果研究一下这些清人所写的诗词曲赋,虽然其中有高下优劣之分,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楼梦》一书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广泛影响。
早期歌咏《红楼梦》的诗词,不完全是一般的歌咏或抒发作者本人的某种感叹,更重要的是以诗词的形式,来评论《红楼梦》。因而,红学研究者们是把这部诗词曲赋作为红学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来研究、搜集。
不久前,偶然翻到一本《水云山人诗草》,其卷一第九叶载有《读红楼梦记》诗一首。诗云:
休种人间薄命花,痴情幽怨满天涯。
浮云流水为春梦,笑杀公侯宰相家。
这首《读红楼梦记》,诗意平平,慨叹而已。或许因为诗无新意而被《书录》和《红楼梦卷》所拒收。聊备于此,以供检阅。
作者廖景煜,号东皋,又号小痴,别号水云山人。生于道光年间,官同知,著有《水云山人诗草》四卷,1924年1月出版。
1975年7月30日
。 想看书来
可笑世人空说“梦”
——王笃《两竿竹室全集》
王笃,字宝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死于咸丰五年。道光六年进士及第,官翰林院编修、江西道御史、知府、粮道、运史,山东布政使,署山东巡抚。著有《两竿竹室全集》六卷,其卷一、二为文集(包括时文),卷三是诗,卷四是赋,卷五是试帖诗,卷六为杂记。今所见版本为清咸丰七年(1857)铁琴山馆刻本。
卷三诗集载有《读红楼梦四首》,全文抄录如下:
知是三生未了因,如何花畔吐情真。
秋来一夜潇湘雨,断送窗前栽句人。
□□□人便恼人,多情薄命竟成真。
可知寂寞焚帕日,终是颦儿不爱身。
补恨天中情意新,无能作有假还真。
至今仙界诚何在,空说当年入梦人。
姑言姑听一番新,金石何须辨假真。
可笑世人多是梦,反怜渠是梦中人。
《红楼梦》诞生以后先以抄本流传,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问世,京城内外争相阅读。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这部小说不仅引起平民阶层的狂热,而且在相当一部分“官员”中也掀起了一股收藏热和读《红》热。本文所录四首诗只是这股读《红》热的一个缩影而已。《红楼梦书录》和《红楼梦卷》所收咏《红》诗词数量不少,但散落民间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倘有人留心搜集,我想辑一部咏《红》大全之类的书,一定会受到研究者和读者的欢迎。
曹雪芹写“梦”,后世人解“梦”,梦话连篇,可笑世人空说“梦”。不过,这是过去的事,而今的红学家的研究,是不在此论的。
1974年7月15日
多少红楼梦未醒
——郑兰荪《莲因室词集》
《红楼梦》一书有无比之魅力,多少诗家词人为之吟诗填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