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久不见方头鬼了——商量说,建房的木头虽是足够了,但好像还要建别的什么作坊。木匠傅师傅已经让方家去请泥瓦匠灶头来打地基。这个灶头和“七虎”很久以前死去的爹、刚死去的季才刘老二的爹同名,却没有任何联系。这村人似乎喜欢用这个名字。
河岸的这边就是稻田。早上,他们上山去时,看见路边田里的稻子一片金黄。有几个还跑到自家地里去看了看。该是收割的时候了,最多可推后两三天,否则就要脱粒掉在地里了。他们忧心重重,中午吃完饭,聚在一块时,就谈这件事,但都没有一个结果。他们看见根茂从跟前走过,都静静地瞧着他,看着他检查完上午伐下来的木料,然后走过桥去和哨卡的佤兵说笑,身后跟着牵狼狗的狗熊。
铜钵白天忙得忘记了这件事。方家现在让他负责这条水道,他于是很卖劲地干着。这本不是件好差事,因为这些人不好管理。他们什么时候将他铜钵瞧上眼过?开始时,都跟着高水学,要到山上去伐木,或是到桥头捞木头,没有人愿意下河撑竹排。这倒不是都和高水一样怕这河里有水鬼,而是谁也没有干过,不知这活儿的就里底细。铜钵好不容易才叫了几个人跟他扎竹排、撑竹排。这些人都坐在岸边的树丛里躲太阳,一直到听到“嘀哒嘀哒”吃饭号角声,只有铜钵一个人在河里“赶”木头。吃完中饭,伐木的人就提出要和撑竹排的换换。铜钵觉得,撑竹排的人安排多了,根本要不了这么多,只要两三人就够了。当初,他以为河里漂的木头多了,需要多些人撑竹排,其实,相反,漂的木头多了,会相互推着挤着借着水势往下走,一般的障碍物如树枝、水草根本挡不住,只有少数几根“散兵游勇”会被岸边的滕蔓挂着,这时才需要撑竹排过去推一把。当铜钵说出要把撑竹排的人裁减时,伐木的人不干,撑竹排的也不干。还有些人趁机要看铜钵的笑话。其实呢,无论是伐木、捞木,还是撑竹排“赶木”,劳动强度都比前些天轻多了。
铜钵头上缀着汗珠,急得团团转。他害怕这差事干得不好,得罪了方家。前些日子,他为了投靠方家,唱“好人刘德全”那首歌,结果招来一顿毒打。眼前正是个好机会。如果投靠了方家,以后什么事都不用愁了。如果方家将来能像对根茂一样发给他一根枪,那么,收拾大头,还有那程水养家的拐子,嘿嘿,那将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看谁还取小觑他?
他用竹排将众人渡过河到对面山上,然后说,撑竹排的事就他一个人,其他人都伐木吧。众人都歪着嘴不说什么,他刚一走,大家就骂开了。高水带头坐在刚伐倒的树木上,将斧头往树上一劈,说∶“他妈的,这地方又不是他一个人发现的,凭什么让他来分拨我们?”大家都不干了,干等着太阳偏西。一个个嘴里骂骂咧咧的。他们都在等着铜钵回来,看他怎么说。突然,他们听见鼓吹声,声音不像吃饭的号角。伸头四处寻找,看见村口的路上扬起白幡,一行白衣人向这边缓慢走来,才明白今天是黄须公家出殡。这出殡的队伍看上去有些凄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几乎听不见哭声,服装也不整齐,与黄须公在村里的身份颇为不配。黄须公家被烧了后,实在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了。那树棺木本是他为自已准备的,想不到被儿子占先用上了。宾客来的本不多,更何况一个个都有些害怕——都是碍于黄须公老面皮才来的。鼓吹只在出村时吹了一阵就停下了,队伍似乎突然加快脚步,几个小脚的妇人落后了,她们顾不上哭急急追赶,那阵势似乎是想快快埋掉了事。
送葬队伍走上桥头时,被方家的人拦下来检查,蛇手听说是葬昨天山上死的黄老四,才挥手示意放行。“黄须公呢?”他打量这支“白军”问。“他没能来。长辈送晚辈,不吉利。”黄家大儿子说。“这回我们又有炒心肝吃了。”队伍走过去,佤兵大胡子捅了一下根茂诡秘地笑着说。根茂突然想起炒吃细无心肝的事,心里作呕。
山上的人看见队伍过桥上山后,就吵吵嚷嚷起来,所发的议论表面上都觉得惋惜,暗暗的却都有些高兴。只有癞痢头家大头和桌布一言不发。
铜钵撑竹排回来了。
铜钵刚才在离桥不远的地方看见方家的几个人拦住了黄须公家出殡的队伍时,不知怎么突然有点生气,嘴里骂骂咧咧的。他不知道人情绪的突然变化容易引起行为的反常,差一点就掉下竹排去。“连出葬的棺材都敢拦,不怕将来厉鬼缠身么?”他自言自语说。百姓村的老谱,谁要是不小心走在了送葬队伍的头里,都认为会要倒霉、交恶运的,更没有谁那么大胆敢拦棺木了。可细细一想,他又有些高兴起来,黄老四的阴魂将来要是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