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页)
再说方才那位冲了进来的宫人,正是皇后派出的手下,此时跪在金砖之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宋荣轩冷笑道,“你这个奴才也听到了许家的丑事了?”
送信的宫人吓了一大跳,“听到了!”
宋荣轩抖抖袖子,掩住刚刚因为拍打龙椅而淤青的手腕,淡淡道:“不许传回宫里去。太后上了年纪,身子禁不住。所以朕才命人便宜行事了。”
消息可能不传回去吗?
许家的事闹得那么大,先前皇后还因为太后要静心养病,不敢惊动,如今却证实了是宋荣轩下的令,事关家族生死,皇后哪敢自作主张,所以太后一定会知道消息。
但是宋荣轩不说这其中关节,朝臣们自然审时度事,便默默的闭了嘴。
果然夜色未暗下来,有人来报。“报信的人偷走了。”
换了清爽便服的宋荣轩摸摸脖子上的白玉平安扣,那是迟池送与他的物儿。“你们说,太后会怎么办呢?”不待他们回答,又自言自语,“怕是要鱼死肉破吧!”…………可是一位病恹恹的老妇怎么比得过一个年富力壮的天子。
明眼人一看都知要效忠哪位。
况且如果太后识相的话,就会知道他身为儿子还遗了一个漏洞给她,就是许家并无任何罪名拿下,但是如果她老人家妄动的话,那么谋逆一事,便落实了。问题是,太后能忍得住许家的百年基业已经灰飞烟灭,而且必须吃了这个哑巴亏。
龙案后的宋荣轩顿了顿笔,还是把笔尖在墨里滚了几滚,先行写下了谋逆二字。
写完后,门口又是一阵风起,把他的袍袖吹得飒飒作响。
作者有话要说:helene猜对了。但是为什么之前的人吃了没事,是因为笋丝上面放的萝卜丝,试吃的人,吃的只是面上的。
☆、宫30
京城里的风向一变再变。
眼看百年世家的许氏一族即将湮灭成灰。
这行宫的里头发生事的,未到太后的耳朵,便先传到了许皇后这里,她顿了顿手把宫人尽数摒退后,尽力想着自己姑姑即将行事的手段。
这姑姑隐忍了一辈子,肯定不甘心如此罢手,虽说皇帝的旨意只惩办许家的贪污,但是搜出来的数目如此之大,一般人等还不落得个满门抄斩,如果太后愿意让步,真让皇帝名正言顺处罚了满门许家,或许,皇帝看在她知趣的份上还能手下留情,但是许家从此以后便元气大伤,但是如果许家再无余力的话,那么姑姑还会有筹码继续与自己的养子对抗吗?
从前姑姑身为皇后无所出,不得己抱养了妃妾生养的陛下,先前尚好,但是自从她怀孕后,听信方士以为自己怀的是真龙天子,一下子便变了脸,或许从哪时起,先帝也就彻底厌恶了她,处处为自己的长子谋划。
而自从陛下七年前登基,碍于孝道也碍于许家势大,面上才与姑姑和睦,而姑姑心中也有所谋求才不敢妄动。但这种局面即将被打破。姑姑肯定会想自己的后路,是继续在皇宫做她有权无势的太后呢,还是进行一番鱼死网破的局面?
不过素来强势的姑姑如果得知自己家族被皇帝逼得家破人亡,这口气如何能罢休?
想到这里,即使殿角放着冰块,许皇后也热得满头大汗。
她倒无妨,抄得又不是她的家,她原本只是许家远房的亲戚,因陛下适婚时,许家找不到适龄的女孩才拿了她充数,原只是充作侧妃,谁知许家不知道是不是风水还是坏事做太多了,一直等到陛下登基,许家的女孩子都养不大。
许皇后的眼光凝在窗外,陛下是位敦厚的,当年被太后如此对待,到如今动手时还不是存了厚念,只要太后愿放弃许家,她的太后之位还是稳稳当当的,又如许皇后自己,进宫七年无所出,皇后的位置还不是继续保留。
她半躺在御塌上,出神地盯着珠帘。久了便觉着有些渴,一连叫了两三声,方想起,宫人都被自己遣走,只得自己下来,拿了杯子,向茶壶去倒茶,只听门口有脚步声走了进来道。“娘娘,仔细烫了手,等奴婢来倒罢!”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接了茶杯。
许皇后拿了杯子却不喝,只问道。“本宫刚刚不是让人全数退下去吗?”
张媛媛笑着道。“方才又听到娘娘有使唤的声音。”
果真是位机灵人,之前派了她去杨真真处,虽是杨真真不小心坠湖身亡后自己对她有些埋怨,待她回来也是使她在宫里做些粗活,却不曾想她不曾自怜自艾,倒还是个有前程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